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一味味中药看似平常,却蕴含厚重的历史,是从古至今文化与知识的传承积淀。中医药对于恶性肿瘤防治有重要作用,很多肿瘤患者、癌前病变患者也希望通过中药来为健康保驾护航。但有些患者开中药后却遇到难题:中药该怎么煎?怎么吃?今天湖南省肿瘤医院就来带您一次弄清中药煎服方法。

煎煮器具:宜砂陶,忌金属

煎煮容器与中药材直接接触,并且中药煎煮时间一般较长,需要容器材质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可均匀受热。砂锅、陶锅是比较理想的煎煮容器,现代的搪瓷、玻璃等材质亦可选用。

但切记铜、铁、铝等金属材质的锅具不可用于煎煮中药,因为这些金属材质可能与中药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减弱药效甚至产生有害物质。现在市面上的电煎药壶也是不错的选择,为煎煮中药带来极大便利。

煎前准备:选活水,略浸泡

目前医院开具的中药大多为小包装中药材,一般无需进行清洗,但煎煮前可将药材在锅中浸泡以促进药物有效成分释放,浸泡后无需换水,直接上火煎煮。

水源选择一般以“活水”为宜,即清洁、流动的水源,现代多选用纯净水或自来水,避免使用含有杂质或异味的水即可。有些中药方剂需要使用经过特殊水液煎煮,如《伤寒论》中记载的桂枝茯苓甘草大枣汤使用“甘澜水”,炙甘草汤使用“清酒”,枳实栀子汤使用“清浆水”等。

医师在开具处方时如需使用特殊水液会进行告知,如无特殊告知即认为使用纯净水或自来水即可。

浸泡时一般以水没过药材2-5厘米为宜,通常浸泡20-30分钟即可,如处方中含有矿石类(如代赭石、海浮石、磁石等)、甲壳类(如龟板、鳖甲、龙骨、牡蛎、石决明等)药材,可适当延长浸泡时间。

煎煮次数与时间:煎二遍,适时间

中药一般需要煎煮2遍,以保证充分发挥药效。煎药时间与药物种类、特性有关。对于一般药物而言,第一遍应在煎至沸腾后改小火煎煮20-30分钟,滤出药液后再加水煎第二遍,第二遍煎至沸腾后可适当缩短时间,小火煎煮15-20分钟,然后将两遍煎煮的药液混合后再行服用。

对于功效不同的处方应酌情调整煎煮时间,如解表、清热类药材应避免久煎,以防止有效成分挥发,对于补益类药材则可适当延长煎煮时间,以保证有效成分析出。

特殊煎法:先后有序,处理得宜

我们拿到中药处方后有时会看到个别药材的旁边标注了“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泡兑”,这是因为有些中药材由于其特殊属性,需要在煎煮时进行特殊处理。

“先煎”即需要将该药材先煎煮30-40分钟,再下群药。“后下”即在其他药材煎煮完成前10-15分钟将该药加入锅中。“包煎”即将该药材用纱布或滤袋包好后与其他药物一同煎煮。“烊化”则是将该药物放入碗中,冲入煎煮好的药液使其溶解并与药液混合。“另泡兑”则是将该药物另外煎煮后取药汁与其他药物煎出的药液混合。

服药方法:结合病情,灵活掌握

通常中药需在温热时服用,应与进食、服用西药间隔30-60分钟,以免与食物或其他药物相互作用。每付中药一半煎取药液400-600ml,可分早晚两次服用。也可根据病情灵活调整,如有些化疗后消化道反应的患者如一次服用200ml中药汤剂可能会导致胃不受纳进而加重呕吐,因此对于患者也可少量频服。

《本草纲目》记载: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说明煎煮也是保证中药疗效的重要环节。关于中药煎服还有什么问题欢迎在评论区提出!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肿瘤医院 张潇潇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省肿瘤医院 张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