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6月21日或22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0个节气,标志着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天地阳气达到顶峰,但阴气也开始萌生。此时,人体阳气外浮,腠理开泄,易受寒湿侵袭。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神志病中医药诊疗中心主任杨萍提醒,此时,“冬病夏治”正当时,而中医温热疗法——火龙灸、火针、火龙罐、鳖甲灸,正是顺应夏至阳盛特点的养生智慧。

一、夏至温热疗法的科学依据

1. 阳气最旺,驱寒最佳

夏至人体气血旺盛,温热疗法可借天时之阳,深入驱散体内寒湿,尤其适合冬季易发的关节痛、呼吸道疾病。

现代研究证实,艾灸可提升线粒体ATP酶活性,增强细胞能量代谢,与中医“温阳益气”理论不谋而合。

2. 暑湿当令,需防“假热真寒”

夏至后高温多湿,人贪凉饮冷,反而易致脾胃虚寒。火龙灸、火龙罐通过温通经络,既能祛湿,又可固护脾胃阳气。

二、四大温热疗法,夏至养生之选

1.火龙灸,适用于阳虚怕冷、慢性腰痛者,具有温通督脉,增强免疫力。

注意事项:避免烫伤,高血压患者慎用。

2.火针,适用于关节痛、痤疮等顽固病症。具有瞬间高温散寒,促进组织修复。

注意事项:术后24小时避水,防感染。

3.火龙罐,适用于办公室久坐、肩颈僵硬者。结合艾热与走罐,松解筋膜。

注意事项:皮肤过敏者禁用。

4.鳖甲灸:适用于癌因性疲乏、体弱易病者,具有补益肝肾,提升抗病力。

注意事项:皮肤溃烂部位禁用。

三、夏至温热养生小贴士

1. 饮食配合:灸后忌食生冷,宜喝生姜红枣茶或绿豆汤(不冰镇)。

2. 作息调整:夏至宜晚睡早起+午睡,顺应阳气盛长。

3. 防暑误区:避免大汗后直吹空调,温水洗澡更健康。

夏至养生谚语:“避风如避箭,避寒如避乱”。温热疗法并非简单“以热制热”,而是借天地阳盛之势,平衡人体阴阳,让冬季的病根在夏日消融。

(本文疗法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夏至前后15天为最佳调理期)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张亦辉 谢伟琪 杜泳龙 郑书维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