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嚏!阿嚏!”——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你刚想深吸一口新鲜的气息,却迎来一连串的喷嚏,鼻涕像开了闸的水龙头,眼睛痒得发红,鼻子堵得只能用嘴呼吸……
立夏已至,本该是享受暖阳的好时节,可许多人的鼻炎症状却迟迟未退:晨起喷嚏不断、鼻塞到失眠、喉咙干痒咳嗽,甚至引发头痛乏力。为什么鼻炎总在季节交替时“卷土重来”?中医如何有效调理?
为什么换季时鼻炎更顽固?
1. 气候“变脸”太快:立夏前后,气温起伏大、湿气渐重,易着凉感冒,诱发鼻炎。
2. 过敏原“狂欢”:花粉、尘螨、霉菌等过敏原活跃,鼻炎患者的免疫系统易“误判”,将无害物质当作敌人攻击,引发炎症反应。
3. 体质“短板”暴露:中医认为,肺气虚、脾肾不足的人群更易中招,免疫力下降时症状加重。
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你中了几条?
1.“连环喷嚏”:晨起或接触过敏原后连续打喷嚏,甚至打到头晕。
2.“水龙头鼻涕”:清水样鼻涕止不住,纸巾用量激增。
3.“水泥封鼻”:夜间鼻塞加重,被迫用嘴呼吸,打呼噜、口干舌燥。
4.“痒到崩溃”:鼻子、眼睛、喉咙痒,孩子常揉鼻揉眼。
5.“鼻涕倒流”: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引发咳嗽(尤其夜间)。
注意:长期不控制可能引发鼻窦炎、中耳炎,甚至哮喘!
中医案例:14天调理,十年鼻炎得缓解
2025年4月13日,41岁的小马(化名)来到湖南妇女儿童医院中医科殷旭主任诊室时,不停地用纸巾擦拭着鼻涕。“医生,我这鼻炎已经折磨我十多年了。”他苦笑着说,“每天早上起床至少要打十几个喷嚏,鼻子痒得难受,清水样的鼻涕根本止不住。”
小马的症状在春季尤为严重。一周前带女儿去公园赏花后,病情突然加重:夜间鼻塞到必须张口呼吸,妻子抱怨他的鼾声如雷;眼睛和喉咙奇痒无比,还出现了咳嗽和轻微喘憋。
经过诊断,小马的舌红苔薄黄,脉浮紧,西医诊断为过敏性鼻炎(变应性鼻炎),中医诊断为鼻鼽,证型为肺胃热盛。
殷主任为小马开了中药玉屏风散加减,减防风,加百合、白果、紫苏叶等益气止咳、化痰的药物,再加麻黄、皂角刺、地龙、白芷、辛夷等清肺通窍药,共7剂药,并结合针灸、刮痧等中医外治治疗。
殷主任还嘱咐小马:“不要再出去踏春了,或者带着口罩出门,家里的被子也可以去晒晒,把卫生、灰尘什么的多扫扫干净,最重要的是:忌冷饮!鼻炎最怕喝冰冷的东西了。”
4月21日,小马吃完了中药后来复查,对殷主任说:“中药吃完以后,我整体的鼻炎不舒服都好的差不多了,晚上也不咳了,流鼻涕也不流了,就是还是有点堵。”
殷主任把脉后说:“这次的脉象比上次的好多了,很不错!对于治疗,你这么配合,好起来非常的快,这次吃完药以后就可以停药了。”于是又开了中药7剂,并嘱其接着观察症状,避开过敏源。
从急性发作到长期调理,中医帮你稳住鼻炎!
1.快速缓解:穴位刺激法
艾灸印堂穴:将姜片贴在印堂穴上,进行“隔姜灸”,每天一次,每次用5到7根艾条,可以缓解鼻塞症状。
按压迎香穴:鼻翼两旁的迎香穴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重要穴位,用大拇指在1分钟内揉按100次。
针灸组合:针刺迎香穴、印堂穴、风池穴等,可以有效改善鼻腔的炎症反应,缓解鼻炎症状。
2.综合调理:辨证施治
根据个体体质及病情差异,采取综合调理策略,包括温散风寒、清肺泻热、健脾化湿、温补肾阳等。
3.防复发关键:生活日常
**管住嘴:**少吃零食、别吃冰的、喝冷的,多喝温水,可以泡点姜枣茶暖胃。
**注意环境:**空调建议开“除湿档”,温度适宜,房间多通风。雾霾天少出门,出门戴好口罩。
**动一动:**每周跑跑步、打打太极,出点小汗就行,别太累。
**躲开过敏源:**花粉多的时候少出门,家里勤换床单被套,减少灰尘。
**按按鼻子:**每天早晚揉揉鼻翼两侧的迎香穴,能通鼻子、防鼻塞。
记住:平时多留意什么情况下鼻炎容易犯,记下来以后避开就好。
中医通过调理体质+精准祛邪,帮助患者减少复发。“把身体变成‘铜墙铁壁’,过敏原自然无隙可乘。”
这个夏天,别再让鼻炎偷走你的健康和好心情。过敏性鼻炎需早干预,避免发展为哮喘。儿童患者更应重视体质调理,减少抗生素滥用!如有症状困扰,建议至正规医院中医科辨证施治。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黄倩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黄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