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有时候明明吃得不多,体重却悄然攀升?拼命运动,肚子上的赘肉却像长在身上甩不掉?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提醒:这背后其实藏着心理和身体互相影响的秘密——如同吵架时双方情绪互相激化,我们的心理状态和体重也在上演着这样的“双人舞”。
压力:藏在肚子里的“隐形推手”
“压力是灵魂的毒药,也是智慧的催化剂。”——塞涅卡
当你加班到深夜,或者被老板批评时,身体会悄悄启动“战斗模式”,分泌压力激素(身体里的警报器),让你的食欲突然大增,特别是对蛋糕、奶茶等高热量食物毫无抵抗力。研究发现,每周加班超过3天的人,腰围每年平均多长2厘米。
更神奇的是,压力大的时候,大脑会“偏爱”腹部脂肪。就像给重要文件专门准备保险柜,身体会把多余的能量优先储存在肚子这个“核心区域”。这就是为什么许多职场女性明明不胖,却总感觉腰腹赘肉特别明显。
弗洛伊德曾说:“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活埋进潜意识,有朝一日会以更丑陋的方式爆发。”当我们压抑情绪时,身体就会用脂肪的形式替我们“记住”这些压力。
小贴士:压力来袭时,试试嚼无糖口香糖或玩解压玩具,这些小动作能欺骗大脑,产生“我在吃东西”的错觉。
镜子里的“假象”:你以为的胖可能不存在
“人们总是高估自己10年后的成就,却低估自己10年后的体型。”——荣格
有些人体重正常,站在体重秤上却总觉得自己“胖得像球”。这其实是大脑在“搞鬼”。手机美颜相机会自动磨皮,我们的大脑也有个“颜值滤镜”,但这个滤镜经常出故障——它会放大身上的小赘肉,忽略整体线条。
刷短视频时,满屏的A4腰、直角肩会让我们产生“我怎么这么丑”的错觉。有研究表明,每天浏览超10次完美身材图片的人,对自己体型的焦虑会增加40%。
正如埃利斯理性情绪疗法所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对事件的看法制造了情绪困扰。” 盯着超模照片时,自然容易对自己吹毛求疵。
试试这样做:每天记录3个身体的“功劳”(如今天手替我拿了快递),比盯着体重秤更有助于建立自信。
和身体“和解”的三个小妙招
1.正念饮食
“你吃掉的不是食物,是你对生活的态度。”——维克多·弗兰克尔
下次想吃冰激凌前,先做个小游戏:闭上眼睛,用指尖感受冰激凌的温度,闻闻香气,再小口慢尝。这种“沉浸式吃饭法”能让你更快吃饱,避免暴饮暴食。就像品茶比牛饮更能体会茶香,认真吃饭也能增强饱腹感。
2.快乐地运动
“痛苦是成长的学费,但快乐才是最好的毕业证书。”——亚伯拉罕·马斯洛
把“必须减10斤”的目标换成“今天要开心地跳30分钟舞”。研究发现,享受运动过程的人,坚持下来的概率高出60%。把运动变成喜欢的娱乐方式,效果更好。
3.与朋友组队减肥
“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中国谚语
和朋友组队减肥的成功率比独自作战高70%。就像组团打游戏更带劲,同伴的监督与鼓励能让坚持不再艰难。哪怕只是每天在群里分享健康餐照片,都能让坚持变得更容易。
4.小贴士
“照顾好你的心,身体自然会照顾好你。”——西藏谚语
体重秤上的数字就像天气预报,偶尔波动很正常。与其每天提心吊胆,不如把注意力放在这些小事上:
睡前泡脚时感受水温。
午休时晒晒太阳伸懒腰。
吃饭时细嚼慢咽品味道。
“当你不再与身体对抗,它就不再是你的敌人。”——拜伦·凯蒂
请记住,身体是你最忠诚的朋友。当你不再用尺子丈量它,而是用心感受它,那些多余的赘肉自会找到最合适的位置。毕竟,我们呵护的不是体重秤上的数字,而是这个独一无二、陪我们看遍人间风景的身体。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 感染科 邹莎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 感染科 邹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