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作为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标志着气温升高、降水增多,万物进入生长旺盛期。此时人体阳气外发,湿气渐重,养生需顺应“湿热交蒸”的特点,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朱伟主任医师从饮食、起居、运动、情志等方面给您综合调养,以保持身心平衡。

饮食调养:清热利湿,健脾和中

1.多吃苦味食物

苦菜、苦瓜、莴笋等苦味蔬菜可清热泻火、健脾开胃,适合夏季食用。味食物还能促进消化,缓解因湿热导致的食欲不振。

2.增加利湿食材

赤小豆、薏米、冬瓜、绿豆等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可帮助排出体内湿气。推荐食谱,薏米红豆粥、冬瓜海带汤。

3.补充津液

夏季出汗多,易耗伤津液,可适量饮用酸梅汤、绿豆汤、银耳羹等生津止渴的饮品。避免过量食用辛辣、油腻、甜食,以防加重湿热。

4.清淡饮食

饮食以清淡为主,少食生冷,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避免贪凉饮冷,如冰镇饮料、生冷瓜果等,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起居调适:防暑降温,避湿就燥

1.适当午休,养心安神

小满时节昼长夜短,可适当午休,以补充体力,缓解疲劳。午休时间不宜过长,建议控制在30分钟以内。

2.避免贪凉,保护阳气

夜间睡眠时,避免直接吹空调或风扇,以防寒邪入侵。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建议设置在26℃左右。

3.保持室内干燥

南方地区小满时节多雨潮湿,可使用除湿机或开窗通风,保持室内干燥。衣物、被褥要勤晒勤换,避免湿气侵袭。

运动锻炼:适度出汗,祛湿排毒

1.选择温和运动

推荐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方式,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运动时间宜选择清晨或傍晚,避开高温时段。

2.适度出汗,勿过度

运动时微微出汗即可,避免大汗淋漓损伤津液。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可饮用淡盐水或温水。

3.避免久坐湿地

避免长时间坐在潮湿的草地、石板或水泥地上,以防湿气侵入关节。

情志调摄:静心养性,避免烦躁

1.保持心态平和

小满时节气温升高,人易烦躁不安,需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可通过听音乐、读书、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

2.避免情绪大起大落

中医认为“怒伤肝”,夏季情绪波动过大易导致心火旺盛,影响健康。遇事要冷静,避免与人争执。

疾病预防:防暑防湿,关注特殊人群

1.预防中暑

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如戴帽子、打遮阳伞、涂抹防晒霜等。随身携带解暑药等防暑药品。

2.防皮肤病

湿热天气易引发湿疹、脚气等皮肤病,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衣物,避免穿不透气的鞋袜。

3.关注特殊人群

老年人:体质虚弱,易受湿热侵袭,需注意防暑降温,避免过度劳累。

孕妇:避免高温环境,保持充足休息,饮食清淡。

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需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身体状况。

传统养生方法

1.穴位按摩

内关穴:按揉可调节心率,缓解胸闷。

足三里:艾灸可增强脾胃功能,祛湿健脾。

阴陵泉:点按可祛湿利水。

2.药膳调理

苦瓜炒鸡蛋:清热解暑,适合夏季食用。

薏米茯苓粥:健脾祛湿,适合湿气重的人群。

3.八段锦练习

“摇头摆尾去心火”式: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缓解烦躁情绪。

小满养生禁忌

**1.忌过度贪凉:**避免长时间吹空调、喝冷饮,以防损伤脾胃阳气。

**2.忌暴饮暴食:**饮食要适量,避免加重脾胃负担。

**3.忌久坐不动:**适当运动可促进气血循环,祛湿排毒。

**4.忌情绪激动:**保持心态平和,避免心火旺盛。

专家提醒

针灸推拿科朱伟主任医师提醒,小满养生需顺应“湿热交蒸”的特点,以清热利湿、健脾和中为主,兼顾防暑降温、避湿就燥。通过合理的饮食、起居、运动和情志调节,可有效预防夏季常见疾病,保持身心健康。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附属医院) 针灸推拿科 罗玲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