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些经历?
1.半夜被手麻醒,甩甩手才能继续睡
2.打字久了,手指像被电击一样刺痛
3.握不住水杯,连拧瓶盖都吃力
小心!这可能是**“腕管综合征”**在作怪!
55岁何女士因双手麻木半年,前往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脑病科)就诊,谢乐主任诊断为腕管综合征(轻-中度),予以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及功能锻炼,症状明显缓解。
一、什么是腕管综合征?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脑病科)谢乐主任介绍,手腕里有个“隧道”(腕管),里面住着控制手指的神经和肌腱,当“隧道”变窄(水肿、发炎),神经被压迫,就会引发以下症状:
1.手指麻木(大拇指、食指、中指最明显)
2.夜间痛醒(手腕不自觉弯曲加重压迫)
3.手部无力(拿东西易掉,严重时肌肉萎缩)
二、哪些人群容易中招?
**1.低头族/上班族:**长期用鼠标、敲键盘,手腕反复受压
**2.宝妈/更年期女性:**激素变化易引发手腕水肿
**3.手工劳动者:**厨师、木匠、理发师等;
**4.慢性病患者:**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三、如何检查?
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神经传导速率测定、肌电图等)是判断腕管综合征的金标准。
自测方法:
1.“弹钢琴”测试(Tinel试验):轻叩手腕内侧,若手指有触电样刺痛即为异常;
2.“祈祷”姿势(Phalen试验):双手背紧贴,手腕下压60秒,出现麻木即为异常。
四、6招预防“鼠标手”
**1.定时休息放松:**每30分钟甩甩手,做个“张牙舞爪”操;
**2.手腕中立位:**用鼠标时手腕别悬空,垫个毛巾也管用;
**3.定期进行手部伸展运动,强化肌肉:**举矿泉水瓶做“腕屈伸”(上下摆动);
**4.穴位按摩,自我保健:**按压内关穴(腕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合谷穴(手背虎口处)、大陵穴(腕横纹中点)等通经活络;
**5.控糖控炎:**糖尿病患者严格控血糖,减少神经损伤风险;
**6.警惕疼痛:**手麻超2周,及时神经内科就诊;
专家提醒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脑病科学科带头人伍大华教授提醒:腕管综合征的治疗主要分为保守治疗(休息、手腕支具固定、物理治疗、中医治疗及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轻中度腕管综合征患者采用中药内服配合中医特色疗法,如针刺、艾灸、中药熏蒸、贴敷、推拿按摩等方法常可取得较好临床疗效。但是对于出现大鱼际肌萎缩、正中神经分布区有明显感觉减退、神经电生理检查属重度以及保守治疗无效的重度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防止神经、肌肉功能的进一步损伤。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脑病科) 刘湘 姚婷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刘湘 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