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脑病科)**收治了一位感染带状疱疹病毒的老年患者何爷爷。80岁的他右侧胸背部、腋部出现大片相连的水疱,剧烈的神经性疼痛使其痛苦不堪,不仅整夜无法入眠,甚至偷偷落泪。
姚婷副主任医师接诊后,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中医方面,运用刺络拔罐等特色外治法分区施术,拔罐后即刻外涂抗病毒药膏、中药药粉,并以无菌纱布覆盖;同时,配合口服中药及营养神经药物。
经治疗,何爷爷的症状迅速缓解,疱液逐渐吸收,疱疹消退,皮肤也开始修复愈合。不到一周,何爷爷便康复出院。
一、带状疱疹的成因与发病机制是什么?
带状疱疹(俗称“蛇串疮”)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发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感染带状疱疹的病毒叫做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初次接触水痘时,未被消灭的病毒可能会悄悄伏在人体的神经节内。
当免疫力下降,病毒被激活时,它们会引起沿着神经分部的疱疹,所以呈条带状。在引起疱疹的同时,病毒会引起周围神经的损伤,这样就引起了疼痛,和疱疹分布区域基本是一致的。其好发部位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的皮肤。一般来说,水痘多见于儿童,带状疱疹则多见于老年人。
带状疱疹能否取得好的治疗效果,关键在于治疗是否及时,治疗方案是否全面。在医生帮助下通过抗病毒、修复神经、中医药等各种积极治疗,一般能够较好地恢复。
二、带状疱疹如何治疗?
(一)西医抗病毒治疗:直击病因的“核心武器”
西医通过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可显著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风险。常用抗病毒药物通过抑制病毒DNA聚合酶阻断病毒复制,需在发疹72小时内治疗。一般最佳治疗时间是出现疼痛后的2-4天,目的是阻止病毒复制、缩短病程、减少神经痛,一般疗程不少于1周。
同时,带状疱疹为一种剧烈的皮肤神经炎,需进行营养神经的治疗,常见营养神经的药物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
(二)中医刺络拔罐疗法:疏通瘀滞的“传统智慧”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属“蛇串疮”“缠腰火丹”,多因肝胆湿热、气滞血瘀所致。刺络拔罐通过物理刺激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病理产物排出。首先采用刺络放血,释放少量血液及组织液,减轻局部张力与炎症。再使用拔罐疗法使毛细血管扩张,加速代谢废物清除,同时刺激机体释放内源性镇痛物质。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因人制宜”、“因时制宜”
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好,但也要严格把握适应症。
1. 刺络拔罐禁用于凝血功能障碍、皮肤大面积溃烂或感染者。病患者也要谨慎采用,动态评估。
2. 要规范操作流程,刺络宜浅刺至表皮渗血,拔罐时间控制在5-8分钟。严格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3. 一定要采用个体化方案,根据患者年龄、疼痛程度、疱疹分期(急性期/恢复期)调整中西医疗法配比。
三、中西医协同治疗带状疱疹有哪些优势?
**1. 病因与症状双管齐下:**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刺络拔罐改善局部微环境,形成“抗病毒+促修复”的双重作用。多项研究显示,刺络拔罐联合抗病毒药物可缩短疱疹结痂时间,降低疼痛评分。
**2. 降低后遗神经痛风险:**早期联合治疗可减少神经炎症损伤,阻断“疼痛-痉挛-缺血”恶性循环,一定程度上预防后遗症发生。
**3. 缩短病程与减少药物用量:**相关研究显示,联合治疗组患者平均愈合时间较单纯西药组缩短2-3天,镇痛药使用量减少30%。
专家提醒
神经内科(脑病科)主任谢乐提醒:带状疱疹的防治需兼顾“祛邪”与“扶正”。西医抗病毒治疗精准打击病原体,中医刺络拔罐疏通局部瘀滞,二者协同可显著提升疗效。通过中西医优势互补,帮助患者早日摆脱“蛇串疮”之苦。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脑病科) 石红梅 文榕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