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一国际劳动节这个专属劳动者的盛大节日里,我们向每一位在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劳动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无论是风里来雨里去,穿梭于城市的外卖小哥,还是在办公室伏案疾书的白领精英,都在各自的领域中熠熠生辉,散发着独特的光芒。然而,在紧张忙碌的工作节奏之下,不少人却陷入了“越忙越胖”的尴尬困境。

张女士便是众多陷入此困境者的典型代表。她年方28岁,是一名媒体工作者,每日都在繁忙的工作中奔波劳碌,加班对她来说早已成为家常便饭,平均每天工作时长高达12小时,常常凌晨一点以后才得以入睡。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她无暇顾及健康饮食,只能依靠高热量的外卖和零食来填饱肚子。两年的时间过去,她不仅感到身心俱疲,腰腹部更是堆积了大量的赘肉。尽管她也曾尝试通过运动来减肥,但无奈身体过度疲惫,再加上繁忙的工作安排,使得她根本无法坚持规律的运动计划。最终,她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体重管理门诊,寻求孙贵香教授的专业指导。

一、揭秘“过劳肥”:越忙越胖的背后

(一)脾胃失调——脾胃“运输站”故障,肥胖隐患滋生

《黄帝内经》认为“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健康状况对人体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久坐伤肉”,现代社会中,久坐办公的生活方式极为普遍,这使得肌肉缺乏必要的锻炼,进而影响了气血的正常循环,久而久之,脾胃升清降浊的能力逐渐下降,水湿在体内停滞,形成痰湿。

除此之外,长期过度劳累、饮食不规律、作息紊乱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对脾胃造成严重的损害,导致其运化功能失常。当脾胃虚弱时,水谷精微和津液难以顺利转化为气血来滋养机体,反而会积聚体内形成水湿痰饮,最终引发肥胖问题。

(二)肝郁气滞——情绪“风暴”来袭,痰湿脂肪堆积

《黄帝内经》记载:“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当长期处于紧张繁忙的状态时,情绪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极易致肝气郁结,使肝失疏泄,气机不利,导致脾失健运而影响脾的正常运化功能。此时,水谷精微和津液无法被身体有效地利用,反而会转化为痰湿,在体内逐渐积聚,从而形成肥胖。

(三)肾精亏虚——熬夜“偷取”肾精能量,水液代谢乏力

《素问・上古天真论》言:“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长期熬夜就如同在悄然“偷取”肾精的能量,会致使肾精亏虚,进而出现腰膝酸软、神疲健忘等一系列肾虚症状。肾与脾之间存在着互生互用的密切关系,肾精亏虚之后,肾阳的温煦功能会减弱,无法充分温养脾胃,从而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水液代谢能力下降,最终发展为水湿痰饮内停的病理状态。

二、解锁轻盈的中医四重奏

(一)饮食调理:切断“虚胖”根源

1、三豆饮

原料组成:黑豆80克、绿豆80克、赤小豆80克、甘草30克。

制作方法:将三种豆类洗净后倒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用大火烧开后再加入甘草,然后改成小火煮至成粥。

适宜人群:此饮品具有健脾和胃,祛风除湿的功效,适宜于因过度劳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而身形肥胖的人群。

2、佛手瓜薏米排骨汤

原料组成:佛手瓜1个、薏米30克、蚝豉3粒、陈皮一小块、茯苓15克、排骨200克、生姜3片。

制作方法:先将排骨焯水,佛手瓜洗净后切块,薏米放在清水中浸泡30分钟,再将其他材料洗净。锅中放入1500ml清水,待水煮沸后,放入除佛手瓜外的所有材料,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煮30分钟,随后加入佛手瓜,继续炖煮2小时,最后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即可。

适宜人群:该汤品具有疏肝理气,健脾祛湿的功效,适合因过度劳累且情志不畅而导致肥胖的人群。

3、山药枸杞猪腰粥

原料组成:猪腰1个,山药100克,枸杞子20克,蚝豉3粒,粳米100克,生姜、盐、料酒适量。

制作方法:猪腰洗净后去筋膜并切成块状进行腌制,山药去皮后洗净切块,枸杞和粳米洗净备用。锅中加入粳米和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再放入山药、枸杞子,转小火煮至快熟时加入腰花和姜片,直至腰花熟透后加盐调味即可。

适宜人群:此粥具有滋补肝肾,健脾养胃的功效,特别适合因工作劳累长期熬夜而导致肥胖的人群。

(二)运动健体:利用零碎时间锻炼

对于“过劳肥”人群来说,高强度的运动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疲劳感,因此应选择一些简单易行且温和的运动方式。例如,快步走就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可以利用上下班或者午休的碎片时间,在公司走廊或者户外进行,步速以微微出汗为宜,这样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脾胃功能、缓解压力。

此外,八段锦作为中国传统养生功法之一,动作舒缓柔和,对场地的要求极低,对场地的要求极低,只需要一方小小的空间就可以完成锻炼,非常适合上班族在工作间隙进行练习。其中,“调理脾胃须单举”这一式尤为值得推荐:双手掌心向上,一手翻掌托举至头顶,一手下按至髋旁,通过上下对拉的舒展动作,刺激脾胃经络,增强脾胃功能。每日练习1-2次,每次重复5-8组,同时配合均匀的呼吸,在拉伸肢体的同时,也能让心神也能得到放松。

(三)起居调摄:重建生物钟的韵律

“过劳肥”人群应尽可能避免熬夜,建议在23点之前入睡,7点左右起床,以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睡前1小时尽量远离电子屏幕,可在适宜的灯光下阅读纸质书籍或者聆听轻音乐助眠。同时,睡前还可以用温水泡脚10—20分钟也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在水中加入少量艾叶或生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保障优质的睡眠质量。

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我们切不可忽视身体发出的疲惫预警信号。让我们借助中医的智慧,唤醒身体的代谢活力,帮助自己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保持轻松愉悦的状态,从容应对各种挑战。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治未病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 谢子畅 卢彦琳 欧阳峰松 金关兵 曾庆佳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