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自己是否真的胖,单纯看体重可不准!体重相同的两人,体型却可能大相径庭。那么,究竟该用什么指标来判断胖瘦呢?今天就来为大家讲讲体质量指数(BMI)、腰围和体脂率这三个常用指标,以及如何减重。

身体质量指数(BMI)

BMI(Body Mass Index )BMI 是当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指标,计算方式较为简便,用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即可得出数值。例如,某人的体重为 70 千克,身高 1.75 米,其 BMI=70÷(1.75×1.75)≈22.86。

对于成年人而言,BMI 的正常范围在 18.5 至 23.9;若数值处于 24 至 27.9 之间,属于超重;若达到 28 及以上,则可判定为肥胖。不过,BMI 存在一定局限性,它无法区分身体中的脂肪与肌肉。有些健身达人肌肉发达,体重较重,BMI 可能显示超重,但体脂率低,身材并不胖;还有些人看似不胖,BMI 正常,实际上脂肪含量高、肌肉量少,属于隐藏的 “胖”。

腰围

腰围能够反映腹部脂肪堆积的情况,而腹部脂肪过多与多种慢性疾病紧密相关。

腰围测量方法:受试者自然站立,双肩放松,双臂交叉抱于胸前,保持平静呼吸。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侧前方,将带尺的游离端环绕受试者腰部,使带尺经脐上 0.5 至 1 厘米处(肥胖者可选择腰部最粗处)水平环绕一周,在呼气之末、吸气未开始时测得的数据,即为腰围测量值。

在我国,一般认为成人男性腰围≥90 厘米,女性腰围≥85 厘米,即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腹型肥胖)。比如有些人肚子较大,形似 “游泳圈”,即便体重未超标,但腰围超标,也需警惕,这很可能是腹型肥胖,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体脂率

体脂率指的是人体内脂肪重量在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能够更直接、精准地反映人体脂肪水平。由于测量方法不同,目前国际和国内尚未制定统一标准。

一般来说,正常成年男性体脂率通常在 15% 至 25%,女性在 20% 至 30%。若超过上限范围,可能提示肥胖。

测量体脂率的方法有多种,例如生物电阻抗法,利用人体脂肪不导电、肌肉等组织导电的特性,通过仪器测量电阻来估算体脂率,许多家用体脂秤就是基于这个原理;还有双能 X 线吸收法等,不过这种方法更为复杂,一般在专业医疗机构才会使用。

健康减重需要做对哪些事?

少吃而非禁食

减重并非要与美食彻底绝缘,关键在于精心挑选与合理搭配饮食。用餐时,不妨遵循 “蔬菜 — 蛋白质 — 主食” 的顺序,细嚼慢咽,吃到七分饱即可。

绿叶蔬菜热量低,是减重期间的理想选择;充足的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肌肉质量,建议每日摄入量在 60 至 80 克,注意不宜过量;主食可适当选用粗粮;同时,减少高甜度水果的摄入。

充足睡眠助力新陈代谢提升

每天尽量在晚上 10 点左右入睡,确保 6 到 8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坚持在同一时间入睡与起床,让身体适应稳定的睡眠模式,大约 3 个星期便可建立生物钟。

需注意,打鼾并不代表睡眠质量好。充足睡眠的人通常鼾声较少,醒来后会感觉精力充沛、头脑清醒。

减重时情绪不稳定?补充微量元素试试

在减重期间,部分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可能影响情绪,建议通过饮食或额外补剂来补充。

确保蛋白质、水分、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均衡且不过量。营养均衡有助于稳定食欲和情绪,减少或避免情绪性进食。此外,多参加户外活动也能让情绪更加放松。

达标后谨防体重反弹

体重反弹也叫体重循环,由于身体细胞此前形成了 “肥胖记忆”,一旦体重改变,身体对能量平衡的调节机制也会随之变化,致使体重容易反弹,甚至超过之前的肥胖程度。

所以,体重达标后,仍要采用饮食、睡眠、运动等综合管理方式,将达标体重维持一年半至两年。待身体逐渐适应新体重,并形成健康的体重记忆,反弹的概率就会降低。

文章来源:人民网、健康中国

来源: 内容综合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