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妈妈,蛋黄肉松青团太诱人啦,我可以吃吗……”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贵香教授体重管理门诊,一个胖乎乎的小姑娘捏着青团盒子俏皮的探头进来,费劲地扯了扯襦裙系带,怯生生的问道。

“小馋猫又管不住嘴啦?”孙医生轻声笑了笑,“糯米团子像裹了糖衣的温柔刀——用得好养人,用不好嘛,就会长肉肉咯。”

“啊!那……要怎么办呢?”小姑娘无奈捏了捏手中的青团。

“哈哈,要破解这甜蜜陷阱啊,得用三把钥匙……”孙医生拿起茶匙,轻叩杯沿,叮当声里飘出千年养生智慧。

一、甜蜜与负担:青团的双重角色解析

(一)甜蜜承载——青团的正面角色

青团主料为糯米与艾草,其配伍深谙阴阳调和之道:糯米甘温入脾、胃、肺经,《随息居饮食谱》载其能“补肺气,充胃津,助痘浆,暖水脏”,尤擅补中益气、健脾止泻;艾叶辛温入肝、脾、肾经,《本草纲目》详述其“回阳救逆,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之效。

二者相合而成的青团,堪称应时而食的养生典范,此“正面角色”深受大家喜爱。清明时节细雨缠绵,人体易受湿邪侵袭,出现春困乏力、肢体困重等不适,艾草辛温发散祛肌表湿困,糯米温中健脾解湿邪积聚,两者相配,共除湿困脾阳之症。春属肝木,主升主动,色主青,艾叶色青应春之色,气味芳香顺应肝喜调达之性,合五行生发之机。这种将节气养生与五行脏腑理论融于食养,正是中医“药食同源”的智慧体现。

(二)甜蜜代价——青团的反派形象

1.糯米黏滞,碍中焦气机。过量食用青团则黏腻缠胃,阻碍脾之升清降浊功效。脾失健运,水谷精微难以化生气血,反聚为痰湿脂浊,积于腠理而发胖。

2.湿邪困脾,膏脂壅塞。糯米黏滞与青团中糖、油结合难以消化,易生内湿。湿邪一旦形成,便会困遏脾土的正常运化功能,使得水液代谢失常,痰湿内蕴,进而凝滞为脂,最终形成“膏人”之态,身形逐渐臃肿,体态亦失。

在美食江湖中,青团俨然化身为令人又爱又恨的“反派形象”——暗藏玄机的致胖元凶,让无数食客对其爱恨交织。想要成功瓦解这份甜蜜陷阱,三把中医钥匙将为我们叩开健康享“瘦”的层层关卡。

二、击倒反派青团的三把钥匙——化解糯米滞气的中医三法

(一)饮食摄养——第一把钥匙

1.择时择量四要诀

(1)暖食化滞法:《老老恒言》载“胃喜暖,暖则散,冷则凝,凝则胃先受伤,脾即不运”,暖食利于脾胃运化,且糯米支链淀粉遇热糊化,则易为消化酶分解,冷却后分子重排形成抗性淀粉,故当遵循“出锅即食”原则。

(2)昼日进食律:依《黄帝内经》“日中而阳气隆”之理,建议申时(15-17时)前完成食用,留足脾胃运化时间;如果夜间食用,阴气渐长,则脾胃运化迟滞,容易导致消化不良。

(3)粗细配伍法:配伍荠菜、马兰头等辛香野菜,辛能散结,香能醒脾,化解黏腻。忌配肥甘厚味,防“膏粱之变”而致肥胖。

(4)定量替代法:作主食则限1-2枚/餐,作茶点需减等量主食。优选紫薯、山药等低升糖指数馅料,契合"五谷为养"养生准则。

**2.经典药茶配伍——**陈皮三仙茶

原料组成:陈皮5克,山楂10克,神曲6克,炒麦芽6克。

制法用法:沸水焖泡10分钟,食后温饮。

适宜人群:行气导滞,消食化积,适宜于食用糯米等引起的脘腹痞胀、消化不良等人群。

3.四类慎用人群

(1)脾胃虚弱者:老人、小孩以及肠胃功能较弱的人群食用后可能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建议少量食用,并搭配陈皮三仙茶或助消化的食物。

(2)糖尿病患者:青团的含糖量较高,食用后容易导致血糖快速升高。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传统青团,或选择无糖、低糖版本,同时严格控制摄入量。

(3)胆胰疾患者:青团中的油脂刺激胰腺分泌,亦可诱发胆囊收缩,加重病情。

(4)艾草过敏者:属特禀质,可改菠菜汁制青团,既存青郁之色,又避开过敏之虞。

(二)气机疏导——第二把钥匙

1.揉腹导气法

《诸病源候论》言“摩腹令气下”,掌心贴肚脐,顺时针由小及大揉36周,逆时针由大及小揉24周,有助于胃肠蠕动。

2.穴位按揉法

(1)按揉足三里:位于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食后拇指点揉此穴位5分钟,促脾胃运化。

(2)推揉中脘穴:位于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手掌根部顺时针推揉中脘穴,配合腹式呼吸,助气机通畅。

(3)掐按合谷穴:位于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掐按合谷穴,可通降肠腑,缓解食后腹胀。

(三)适度运动——第三把钥匙

1.食后散步:《千金翼方》称“食毕行步,踟蹰则长生”,食毕缓行百步,忌久坐卧,防气机壅滞,亦可促进消化。

2.柔缓运动:辰巳二时,人气在脾,建议上午7-11时进行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柔缓运动,助脾运化水谷精微。

青团作为清明传统美食,既承载着艾草温阳祛湿、糯米温中健脾的养生智慧,也暗藏糯米黏滞碍气、糖油困阻气机的健康隐患。中医以"治未病"思维提出三重破解之道,唯有掌握传统养生文化的阴阳平衡之道,方能在传承习俗与守护健康之间找到完美平衡。

"养生就像系衣带,松紧要合度才好",孙医生轻拢小姑娘的襦裙系带说道。茶香氤氲中,千年食养智慧化作春风,将清明的草木清气酿成守护安康的永恒芬芳。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治未病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 陈子怡 胡家宝 肖维 罗佩 肖斌斌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湖南医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