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清明节前后,电话咨询腰痛、腿痛或者到医院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

为什么清明节会和腰痛挂上钩?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骨伤一科(脊柱微创)王哲享主任医师介绍,清明节是传统扫墓祭祖的节日,人们多会外出,像爬山、清理墓地等活动,易增加腰部负担,引发腰痛。

同时,清明处于春季,天气多变,气温较低或较为潮湿,腰部易受凉,致使局部血液循环变差,肌肉痉挛,进而引发或加重腰痛。

出现腰腿疼痛应如何处理?

1.休息与制动

立即停止导致疼痛的活动,避免弯腰、搬重物,平躺时在膝盖下方垫枕头,减轻腰部压力。

冷敷/热敷:急性期(48小时内):用冰袋冷敷疼痛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减轻炎症;**慢性期(48小时后):**改用热敷(热水袋或热毛巾),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

2.药物和药膏、药贴辅助缓解

可短期外用止痛膏药(如氟比洛芬凝胶贴),或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使用含辣椒素、肉桂等成分的温经散寒膏药(如伤湿止痛膏),或外用扶他林缓解肌肉炎症。

3.局部驱寒保暖

热敷:用热盐袋、暖宝宝或电热毯热敷腰部(每次20分钟,避免烫伤),促进血液循环,驱散寒气。

艾灸:艾灸肾俞穴(腰部两侧)、命门穴(肚脐正后方)或疼痛点,温通经络(注意安全,避免灼伤)。

4.生姜外敷驱寒法

生姜切片或捣碎加热后,敷在腰部疼痛处(用保鲜膜包裹固定),可配合热敷增强效果,缓解寒湿疼痛。

5.药膏/药贴辅助

当然在医生看来,治疗不是最重要的,注意保养和预防才是真正的重点。

清明节期间如何日常预防腰痛?

1.避湿防寒

扫墓时或出去游玩时避免久坐潮湿草地,随身携带折叠坐垫;若遇雨天,及时更换淋湿的衣物鞋袜。回家后可用热水泡脚(加艾叶或生姜),驱散全身寒气。春季温差大,外出时穿高腰衣物或佩戴护腰,避免腰部受凉。

2.姿势正确

扫墓时避免长时间弯腰,可蹲下或使用工具清理;搬运物品时先屈膝,保持腰部挺直。合理分配体力,分段进行扫墓、爬山等活动,中途休息并活动腰部(如轻微扭转、后仰)。

3.温补食疗调理

姜枣茶:生姜3片+红枣5颗煮水,早晚饮用,驱寒暖身。

羊肉汤:当归10g+羊肉500g炖汤,温补气血,适合阳虚怕冷体质。

避免寒凉饮食

清明时节少吃冷饮、西瓜等生冷食物。

4.增强腰部抗寒能力

日常锻炼:练习“小燕飞”(俯卧时抬起上半身和双腿)或“五点支撑法”(仰卧抬臀),强化腰背肌肉。婴儿式拉伸:跪坐后身体前倾,双臂向前伸展,保持10~15秒,重复3—5次。仰卧抱膝:平躺抱单膝或双膝贴近胸部,放松腰部肌肉。

5.晒太阳补阳气

每天上午10点前晒背部15分钟,吸收阳气,改善寒湿体质。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骨伤一科(脊柱微创)王哲享主任医师提醒:如果疼痛持续超过1周,休息无缓解。伴随下肢麻木、无力或放射性疼痛(可能提示腰椎间盘突出)。外伤史或夜间疼痛加重(需排除其他疾病)。就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和系统的治疗。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骨伤一科(脊柱微创科)胡桔花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胡桔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