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万物生发,中医认为“肝主情志”,而女性因生理特质更易受情绪困扰——焦虑、易怒、失眠,甚至乳腺胀痛、月经紊乱,这可能是肝在“求救”。

肝是身体的“情绪调节器”

《黄帝内经》云:“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气疏泄正常,则气血通畅、情绪平和;若肝气郁结或肝火过旺,便会出现:

**1、暴躁焦虑:**肝火上炎,易心烦意乱、长斑爆痘。

**2、乳腺胀痛:**肝经循行乳房,气滞则增生、结节风险增加。

**3、失眠多梦:**肝血不足,魂不守舍,半夜1-3点易醒。

肝脏参与激素代谢,长期情绪压力会导致皮质醇升高,加速皮肤老化、免疫力下降。

三招中医情绪调理法

一、饮一杯“温柔茶”——疏肝解郁代茶饮

**1、玫瑰柴胡茶:**玫瑰花3朵+柴胡5克+枸杞10粒,沸水冲泡。功效:玫瑰疏肝活血,柴胡解郁退热,适合压力大、经前乳胀者。

**2、三花悦颜饮:**菊花3克+茉莉花2克+合欢花2克,沸水冲泡。功效:清肝火、安神助眠,适合熬夜后面色暗黄、眼干者。

**3、红枣桂圆茶:**红枣3颗+桂圆5颗,沸水冲泡。功效:温养肝血,适合经期量多者。

二、按一处“消气穴”——太冲穴的温柔力量

**定位:**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按摩法:**每天睡前用拇指按压太冲穴3分钟,先顺时针揉30次,再向脚趾方向推压,感觉酸胀为佳。

**作用:**疏肝理气,缓解头痛、胸闷、月经不调。

三、练一式“嘘字功”——古法呼吸调肝气源

通过《六字诀养生法》发声调节脏腑。

**动作:**双脚平行站立,双手掌心向上托至胸前,缓缓吸气;呼气时发“嘘(xū)”音,同时双手向两侧推开,想象排出郁气。

**频率:**每日清晨练习6次,尤其适合情绪压抑、眼睛干涩者。

女性养肝“三忌三宜”

**三忌:**熬夜刷剧(伤肝血);生闷气(肝气郁结);过度节食(肝失濡养)

**三宜:**早睡早起(养肝黄金期);肝经敲打每日5分钟(疏泄肝经淤堵);吃绿色蔬菜(菠菜、西兰花)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护理管理部主任朱海利主任护师提醒:如出现口苦、眼干、指甲竖纹增多、经前乳房胀痛、经血暗黑有血块、面色萎黄、蜘蛛痣、长期情绪低落,这些信号提示肝在“抗议”,建议尽早就医,避免延误治疗。肝脏的温柔,藏在每一次呼吸、每一口茶饮、每一晚的睡眠里。用中医的方法与肝“对话”,让肝气如春柳般舒展,面若桃花,心似静水。爱自己,从养好“肝”开始!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护理管理部 颜敏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