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白细胞骤降,是许多肿瘤患者面临的共同难题。白细胞作为人体免疫系统的“卫士”,一旦数量不足,不仅会引发乏力、感染风险,甚至可能被迫中断治疗。
如何科学提升白细胞?今天**,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三科负责人王华中副主任医师**将从西医治疗到中医外治,为您奉上一份实用指南。
西医升白:精准干预守住生命防线
1. 药物治疗:快速提升白细胞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适用情况:**白细胞<2×10⁹/L或中性粒细胞<1×10⁹/L。
**作用机制:**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
**常见药物:**瑞白、非格司亭、培非格司亭(长效制剂可减少注射频次)。
口服升白药物:
利可君片、鲨肝醇片等辅助用药
**注意:**需与主治医生确认药物配伍禁忌。
2. 营养支持:吃出免疫力
**高蛋白饮食:**每日摄入1.2—1.5g/kg优质蛋白(鸡蛋清、鱼肉、乳清蛋白粉)。
优质蛋白质来源:
动物性蛋白(完全蛋白,含所有必需氨基酸):鸡胸肉、火鸡、鱼类(三文鱼、金枪鱼)、鸡蛋、低脂乳制品(希腊酸奶、奶酪)、瘦牛肉。
植物性蛋白(部分需搭配互补):大豆制品(豆腐、毛豆)、藜麦、鹰嘴豆、扁豆、坚果、豌豆蛋白粉。
补充剂(便捷选择):乳清蛋白粉(适合多数人)、酪蛋白粉(缓释吸收)、植物蛋白粉(素食者)。
升白明星食材:
菌菇类(香菇多糖增强免疫);动物骨髓(骨汤去浮油慢炖);深色蔬果(西兰花、蓝莓富含抗氧化剂)。
**避坑指南:**慎用民间偏方(如胎盘、蜂王浆可能含激素)。
3.日常防护:减少感染风险
每日监测体温,体温≥38℃立即就医 ;使用软毛牙刷,避免直肠测温、肛塞药物 ;空气流通与消毒,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避免空气污浊;使用含氯消毒液(如84稀释液)擦拭地面、桌面,每周2—3次;避免使用地毯、毛绒玩具等易积尘物品。
4.减少人群接触
避开商场、医院候诊区等拥挤场所,外出佩戴口罩(N95或医用外科口罩)。限制访客,若有感冒或感染症状者禁止探视。
5.宠物管理
避免接触宠物排泄物,他人需戴手套清理猫砂/狗粪。禁止接触鸟类、爬行动物等可能携带罕见病原体的宠物。
中医外治:扶正固本激发自愈力
1. 艾灸升白:温补脾肾之气
推荐穴位: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健脾益气要穴。
大椎穴(第7颈椎棘突下):振奋阳气。
膈俞穴(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生血养血。
操作方法:
每穴温和灸10~15分钟,每日1次;配合隔姜灸增强温补效果(生姜切片穿孔置于穴位)。
2. 穴位贴敷:药物透皮吸收
**禁忌:**皮肤过敏者改用穴位按压替代。
3. 药膳食疗:食补升白方
**五红汤:**红皮花生30g+枸杞15g+红枣5颗+红豆50g+红糖适量;慢火熬煮1小时,去核后连汤食用。
**黄芪当归乌鸡汤:**乌鸡半只+黄芪20g+当归10g+山药200g;文火炖2小时,化疗后3天内不宜饮用。
中西医结合注意事项
1. 治疗优先级:
白细胞<1.5×10⁹/L时,优先使用升白针。
稳定期可配合中医调理巩固疗效。
2. 禁忌提醒:
发热期间暂停艾灸、穴位贴敷。
血小板低下者慎用刮痧、拔罐。
3. 监测频率:
化疗后每周至少2次血常规检测。
中医调理建议连续3个月后评估体质变化。
专家提醒
**王华中副主任医师提醒:**升白治疗需“急则西医治标,缓则中医固本”。在医师帮助下制定个性化方案,可帮助患者安全度过骨髓抑制期。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三科 吴红玉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