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李(化名)为了塑形,到健身房进行高强度训练,每天坚持1小时不间断的跑步和胸腹腰力量训练。然而,锻炼后的第二天,他就发现尿液呈异常颜色,疑似血尿,一开始,小李误以为是光线问题而未重视,仍继续咬牙坚持。直到第四天,小李浑身肌肉剧痛,几乎无法活动,才紧急就医。检查结果令人震惊:**他的肌酸激酶数值飙升至44万+,超出正常值1300多倍!**医生表示,这是由于过度训练导致的横纹肌溶解,并已引发急性肾衰竭。
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症?
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肌肉细胞的损伤和分解。当肌肉受到过度使用或损伤时,肌肉细胞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导致细胞内物质如肌酸激酶、肌红蛋白、乳酸脱氢酶及电解质等物质释放到血液中。这些物质如果在血液中积累到一定浓度,就会对身体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横纹肌溶解症的典型症状:
**1.****肌肉疼痛和无力:**患者常感到局部或全身肌肉疼痛,有时疼痛剧烈,影响日常活动;
**2.****肌红蛋白尿:**患者可能会发生尿液颜色改变,如酱油色或茶色,即肌红蛋白尿,需要通过尿液检测(如肌红蛋白尿检测)来确诊;
**3.****全身症状:**包括发热、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皮肤湿冷、意识模糊等,严重时可进展为昏迷、休克等症状。
如果大家出现以上症状,应立即就医。
横纹肌溶解症的常见诱因:
**1.****剧烈运动:**尤其是对于不经常锻炼的人,突然进行高强度、过长时间的运动,如仰卧起坐、蹲起、俯卧撑等;
**2.****药物因素:**部分药物在使用中可能导致肌肉损伤,造成横纹肌溶解。常见导致横纹肌溶解的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利尿剂等。但总体上,此类事件但并非高发;
**3.****代谢异常:**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可能增加横纹肌溶解的风险;
**4.****其他因素:**包括肌肉直接损伤、感染、电解质紊乱等。
横纹肌溶解如何导致肾衰竭?
横纹肌溶解与肾衰竭之间存在密切的病理生理联系。当肌肉细胞分解时,释放的肌红蛋白等物质会对肾脏造成严重损害,进而导致急性肾衰竭。
肌红蛋白会沉积在肾小管中,导致肾小管堵塞,阻碍尿液的形成和排出,引起肾小管功能障碍。高浓度的肌红蛋白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具有直接毒性作用,可导致细胞坏死。此外,肌红蛋白还能促进自由基的产生,引发氧化应激,进一步损伤肾脏组织。
据研究,横纹肌溶解患者中有10%~50%会并发急性肾衰竭。在某些情况下,如过度运动导致的横纹肌溶解,若不及时处理,会导致肾功能损害极为严重,甚至需要透析治疗来挽救生命。
横纹肌溶解症的预防
**1.****运动预防:**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运动,及时补水,充分休息;
**2.****避免长时间剧烈运动:**注意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短时间内进行过度剧烈的运动;
**3.****药物预防:**使用可能引起肌肉损伤的药物(如他汀类药物)时,应定期检测相关指标、关注身体变化,必要时调整用药;
**4.****控制基础疾病:**积极治疗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可能增加横纹肌溶解风险的疾病;
**5.****注意环境因素:**避免在极端温度条件下进行剧烈运动,注意防暑降温。
横纹肌溶解症是一种严重的肌肉疾病,可导致急性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通过了解其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和危险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管理这一疾病。科学合理的锻炼习惯对于预防横纹肌溶解至关重要,应避免过度锻炼,注意身体信号,及时休息和补水。如果出现肌肉疼痛、血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对于健身爱好者和追求塑形的人群,应该树立科学的健身观念,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盲目追求快速效果而忽视身体的极限。
来源: 康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