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定义及病因

定义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指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有咯痰的一种病症。中医认为其病因与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或内伤(脏腑功能失调,肺、肝、脾、肾)有关。咳:指有声无痰。嗽:指有痰无声。咳嗽:通常指有声有痰。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病因

咳嗽的病因可分为外感(六淫侵袭)和内伤(脏腑失调)两大类,其病机核心是肺失宣降,肺气上逆。

  1. 外感咳嗽(多急性,实证为主):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侵袭肺卫,其中以风邪为首,常夹寒、热、燥邪。

  2. 内伤咳嗽(多慢性,虚实夹杂):病因:多因饮食、情志、劳倦、久病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影响肺的宣降功能。

咳嗽中医治疗

中医内治法

外感咳嗽(急性咳嗽,多因外邪侵袭)

风寒咳嗽

**表现:**咳嗽声重、痰白清稀、鼻塞流清涕、怕冷无汗、头痛身痛。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常用方药:

**中成药:**通宣理肺丸、杏苏止咳颗粒。

**食疗:**生姜红糖水(生姜3片+红糖煮水)、紫苏叶煮粥。

风热咳嗽

**表现:**咳嗽频繁、痰黄黏稠、咽喉肿痛、发热怕风、口干。

**治法:**疏风清热,化痰止咳。

常用方药:

**中成药:**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

**食疗:**梨+冰糖+川贝蒸服,或罗汉果泡水。

风燥咳嗽(秋燥常见)

**表现:**干咳无痰或痰少黏连、咽干鼻燥、舌红少津。

**治法:**润燥止咳。

常用方药:

**中成药:**养阴清肺丸、秋梨润肺膏。

**食疗:**百合银耳羹、蜂蜜水。

内伤咳嗽(慢性咳嗽,多因脏腑失调)

痰湿咳嗽

**表现:**咳嗽反复、痰多白黏、胸闷脘痞、舌苔白腻。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常用方药:**二陈丸、半夏露。

痰热咳嗽

**表现:**咳嗽气粗、痰黄稠难咯、口干便秘、舌红苔黄。

**治法:**清热化痰。

**常用方药:**鲜竹沥液、复方鲜竹沥液。

肝火犯肺

**表现:**咳嗽阵作、痰少质黏、胸胁胀痛、情绪波动加重。

**治法:**清肝泻肺。

**常用方药:**黛蛤散合泻白散。

肺阴亏虚

**表现:**干咳少痰、声音嘶哑、午后潮热、舌红少苔。

**治法:**滋阴润肺。

**常用方药:**养阴清肺丸、沙参麦冬汤。

中医外治法

穴位按摩:

按压肺俞(背部第3胸椎旁开1.5寸)、列缺(手腕桡侧)、天突(胸骨上窝)等穴位。

艾灸:

适用于风寒或痰湿咳嗽,选穴大椎、风门、肺俞。

拔罐:

背部膀胱经走罐可祛风散寒。

注意事项

忌口:

风寒咳嗽忌生冷;风热咳嗽忌辛辣;痰湿咳嗽忌肥甘厚腻。

调护:

避风寒、戒烟酒,保持空气湿润(尤其燥咳)。

及时就医:

若咳嗽超过2周不愈、痰中带血、伴高热或喘息,需排除肺炎、结核等疾病。

来源: 丰泽区丰泽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