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张阿姨春游后,出现低热、乏力,本以为是普通感冒,自行服药却迟迟不见好转。直到发现刷牙时牙龈频繁出血、四肢出现不明瘀斑,才就医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异常增高,最终通过骨髓穿刺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

小小的感冒,究竟为何会与令人谈之色变的白血病产生联系?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王航主任为大家揭开真相。

一、什么是白血病?

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正常造血干细胞能有序分化,产生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维持血液系统的正常运转。但白血病患者体内,造血干细胞发生恶变,异常增殖且无法正常分化,大量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堆积,抑制正常造血功能,进而引发贫血、出血、感染等严重症状。

二、感冒和白血病有关联吗?

感冒并不会直接导致白血病,但是白血病某些早期症状(如发热、乏力)易被误认为“感冒”,所以出现以下情况需警惕:

1. 症状持续不愈:发热超过2周,常规治疗无效;

2. 伴随异常体征:皮肤瘀点、淋巴结肿大、骨痛;

3. 血常规异常:白细胞显著升高或降低,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

三、如何诊断白血病?

确诊过程中医生会做以下检查:

1.血常规;

2.骨髓穿刺术:骨髓涂片、流式细胞术、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分子遗传学检测;

3.骨髓活检;

4.影像学检查与生化检查。

四、白血病如何治疗?

西医治疗包括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关于需要接受哪种治疗方式,需要根据患者检查及个人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五、中医治疗有独特优势

中医认为,白血病的发病根源在于正气亏虚、邪毒入侵,因此治疗以扶正祛邪为根本原则,注重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

在药物治疗方面,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青黛等祛邪药物能够有效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黄芪、党参、女贞子、枸杞子等扶正中药则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此外,中药还能够在减轻化疗副作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和胃降逆的中药,如姜半夏、旋覆花等,可以有效缓解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滋补肝肾的中药,如熟地黄、山茱萸、旱莲草等,能够减轻化疗对肝肾的损伤,改善脱发等症状;补肾填精的中药,如鹿茸、紫河车、补骨脂等,有助于促进骨髓造血,改善骨髓抑制,提升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

六、日常应该如何预防?

1.合理饮食: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少食油炸肥腻,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吃腌菜、熏烤之品。

2.避免毒害物质:新装修的房屋多放置一段时间再入住,染发品尽量减少使用。

3.避免药源性伤害: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避免自行服药。

4.增强自身免疫力:注重日常的体育锻炼,增加有氧运动,增强体质,增强抗病能力。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主任王航提醒: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有苯接触史、家族有血液肿瘤史者,建议每年进行血常规+外周血涂片筛查。当出现反复感冒不愈、出血等症状时,请及时到血液专科就诊排查。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 左筱兰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血液内科 左筱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