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时每个人都会做梦,也许会喊叫或伴有肢体动作,大家可能会觉得是在做噩梦,不会太在意。但家住长沙市开福区70岁的庄先生,却深受其苦恼。
庄先生自诉从2022年开始,他不仅会在入睡后突然大喊大叫,拳打脚踢,主要表现在梦境中出现与梦境内容相关的肢体动作,如挥拳、踢腿、喊叫等,有时伴有坠床或伤及同床者的情况。
异常行为多发生在后半夜,每夜发作1-2次,每次持续时间数分钟不等,醒后能清晰回忆梦境内容。庄先生因此痛苦不堪,夜里不敢睡觉,怕伤及自己和他人。
日前,庄先生在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睡眠障碍及神经症科被诊断为“快动眼睡眠异常行为障碍”。
那什么是快动眼睡眠异常行为障碍(RBD)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睡眠障碍及神经症科陈金虹副主任医师解释:
人的睡眠分为非快动眼睡眠(NREM)和快动眼睡眠(REM)两个阶段。正常情况下,REM期(梦境高发期)的肌肉处于“瘫痪”状态,避免我们将梦境付诸行动。但快动眼睡眠异常行为障碍(RBD)患者的肌肉张力未消失,导致他们在梦中“演绎”暴力或激烈行为,如挥拳、踢腿、喊叫,甚至坠床受伤。
患有快动眼睡眠异常行为障碍(RBD)有哪些典型表现?
陈金虹医师提醒,会出现以下几种典型表现:
1、梦境与行为同步:患者常梦到被追逐、打架等场景,并做出对应动作。
2、睡眠中易受伤:患者可能会撞到家具、或是摔下床,甚至误伤同床者。
3、晨起记忆清晰:患者能详细回忆梦境,但对自身行为无意识。
4、多发于中老年男性:50岁以上人群高发,但年轻人也可能患病。
如果您患有快动眼睡眠异常行为障碍,其危害不容小觑(RBD),他不仅是睡眠问题!陈金虹医师解释:
1、会造成身体伤害:如骨折、头皮撕裂伤等意外屡见不鲜。
2、神经退行性疾病需预警:约50%的RBD患者在10-15年后发展为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等。
3、心理压力:患者因恐惧睡眠导致焦虑、抑郁。
那快动眼睡眠异常行为障碍应该如何诊断与治疗?陈金虹医师解释:
1、诊断快动眼睡眠异常行为障碍“金标准”:多导睡眠监测技术(PSG)通过脑电、肌电等设备记录睡眠周期,发现REM期异常肌肉活动。
2、治疗方案,快动眼睡眠异常行为障碍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
①氯硝西泮:为快动眼睡眠异常行为障碍的一线药物治疗药物,约70%-90%的快动眼睡眠异常行为障碍患者症状显著改善。
② 褪黑素:安全性高,适合快动眼睡眠异常行为障碍长期使用。
3、除了药物治疗,环境改造也很重要!
快动眼睡眠异常行为障碍患者床边要加装护栏,卧室要移除尖锐物品,我们建议患者与伴侣分床睡,这样可以避免误伤伴侣。
以下是快动眼睡眠异常行为障碍患者家属必读的紧急处理指南:
1. 切勿强行唤醒患者,轻声呼唤名字更安全。
2. 记录发作频率和梦境内容,为医生提供线索。
3. 避免睡前饮酒、咖啡因,减少刺激因素。
4. 关心理解患者,给予心理支持。
5.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头部外伤,适当锻炼。
最后,陈金虹医师呼吁大家:快动眼睡眠异常行为障碍(RBD)是大脑发出的“预警信号”。如果您或家人出现相关症状,请及时至睡眠医学中心或神经内科就诊。
早诊断、早干预,不仅能改善睡眠质量,更是守护未来脑健康的关键一步!睡眠无小事,关注快动眼睡眠异常行为障碍(RBD)让梦境回归安宁。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睡眠障碍及神经症科 熊芳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