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的“发物”到底是什么?

在看中医的过程中,经常会听到医生对患者说“你这病不能吃发物”。很多人都有疑问“发物”到底是什么呢?今天咱们就来仔细说一说到底哪些是发物,服用中药的时候,饮食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什么是“发物”?

首先我们要知晓一个概念“食性”,食物之所以能够防治疾病,是由于它本身特有的性味,这就是食物的“食性”。如果不了解食物的食性,在不合适的时机食用,那么食物独特的性质可能就会对疾病起到不好的作用,比如诱发旧病、加重已发疾病、削弱药力等等。具有独特食性的食物,即“发物”。发物的范围很广,作用也不同。

常见的发物有哪些?

1.发热之物

是指人体产生火热性现象的食物,如葱、姜、韭菜、胡椒、羊肉等温热、辛辣易上火的食物。

这类食物对于热性体质、阴虚火旺者不适合食用,发热口渴、大便秘结、结核患者不宜食用。

2发风之物

是指易使人生风、疾病扩散、加重皮肤病变的食物。如海鲜、鱼、虾、蟹、鸡蛋等。患有荨麻疹、湿疹、中风等疾病不宜食用。

3发湿热之物

是指影响脾的运化,化热的食物,如怡糖、糯米、猪肉等。

对于脾胃虚弱,痰湿体质等人群,湿热发物不宜多吃。患有湿热、黄疸等疾病的应忌食。

4.发冷积之物

是指具有寒凉的特性,容易损伤人体阳气,导致脾胃、肺、肝肾等脏腑阴寒加重,导致泄泻、咳嗽等病症,如西瓜、雪糕、冬瓜等食物。脾胃虚寒、寒症体质等人群不宜多吃。

5.发动血之物

能伤络动血的食物如胡椒、辣椒、桂圆、羊肉、白酒等。

此类食物多具有温热性质,一般对于各种出血性疾病都不适合食用。

6.发滞气之物

有滞涩阻气的作用,不易消化会产生胃胀、腹胀的食物。如豆类、薯类、油腻食品、芡实、莲子、红薯等。

在中医理论中,发物的使用需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病情来定。适当的发物可以帮助身体恢复,但过量或不适合的食物则可能加重病情或诱发旧疾。因此,对于“发物”的理解和应用,最好是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总之,中医的“发物”概念强调了食物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复杂关系,不同体质和疾病状态下需要不同的食物选择和饮食调整。

作者: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体育新城院区药剂科中药师 李娜

作者: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体育新城院区药剂科 主任药师 李玲

来源: 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