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是指体内贮积的脂肪量超过理想体重20%以上,是一种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原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生机制是因为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导致体内脂肪过度蓄积和体重超常。
一、肥胖症有哪些类型?
1.从病因角度进行分类:原发性肥胖症和继发性肥胖症。原发性肥胖症,又称单纯性肥胖,无明确内分泌异常。继发性肥胖症,有明确内分泌、代谢病病因可寻。
2.从肥胖的外部表现分类:(1)腹型肥胖:脂肪主要分布在内脏和上腹部皮下,称为“腹型”或“中心性”肥胖,我们也俗称“将军肚”或“苹果型”肥胖。(2)外周性肥胖:脂肪主要分布在下腹部、臀部和股部皮下,俗称“梨型肥胖”,这类人群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小于腹型肥胖人群。
二、肥胖症有哪些典型症状?
1.轻度:可无症状,仅表现为体重超重。
2.中重度:在超重的基础上,还可能会有气急、关节痛、肌肉酸痛、体力活动减少以及焦虑等症状。
3.重度:在超重的基础上,常伴有血脂异常、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等疾病。
当体重指数严重超标或在有肥胖症的同时伴有其他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就医。
三、针灸如何干预肥胖
1.选穴:1)常用主穴为天枢、中脘、丰隆、气海、足三里、大横、关元等。
-
选穴部位多在胸腹部及背部。薄氏腹针穴位取穴埋线,主穴取滑肉门( 双) 、外陵( 双) 、大横( 双) 、中脘、下脘、气海、关元,配穴取腹部脂肪结节处。其对减小腹型肥胖患者腰臀围疗效明显。
-
选穴归经多以胃经、任脉、带脉、脾经、膀胱经、大肠经、胆经为主。
-
特定穴使用广泛,以募穴、背俞穴、八会穴、下合穴、络穴为多。
选穴意义:腹型肥胖患者主要是以腹部脂肪堆积过多。中医来讲上腹部主要分布脾、胃、肝、胆等脏器,下腹部分布大肠、小肠、膀胱、肾、女子胞等腑器,此处也是脏腑募穴的主要分布区域,而募穴是脏腑结聚经气的场所。腹部脂肪与主穴位于相同的位置,且处于相同或邻近的神经节段,故在此行针灸、埋线,减肥疗效较好,配合相应四肢、背部穴位可以达到调理脏腑、通经活络、调和气血、化痰利湿、降脂减肥的作用
2.常用治疗方法:在上述穴位行针刺或穴位埋线,以促进脂肪代谢,同时配合饮食调理以达到减重的效果。
针刺治疗腹型肥胖:
穴位埋线治疗腹型肥胖:
撰稿:尉姣姣
审稿:郝洋/郭盛楠
排版:李述东
来源: 中国针灸学会科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