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失眠=睡眠障碍

正解:几乎每个人都曾有过失眠的经历,但并不是说失眠就是患上了睡眠障碍。当失眠引起的症状维持两周以上,且影响到白天的社交活动时,建议尽早就医。所以不要因为一两次的失眠就给自己扣上睡眠障碍的帽子,越在意失眠,越容易引起精神紧张,更会导致晚上睡不好。

误区二:睡得时间越长说明睡得越好

正解:睡眠时长存在个体差异,并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研究表明,睡8个小时以上的人并不比睡6、7个小时的人更长寿。过多的睡眠不仅不会增加精神和体力,反而会削弱,使人感到头昏脑涨、疲乏无力。评判睡眠的好坏,应该以第二天是否感到神清气爽、精力充沛为指标,单纯延长睡眠时间对身体是无益的。

误区三:梦多表示没有睡好

正解:很多人认为做梦会影响睡眠质量,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做梦是人脑的一种工作程序,是对大脑白天接受信息的整理。大脑白天不能处理的信息能在梦境中得到很好的处理。有研究证明,适当的梦境不仅不会影响睡眠质量,甚至还可以锻炼大脑的思维能力。其实只要第二天精神状态很好,就不能认为没有休息好,更不能把没休息好甩锅给梦。如果经常做噩梦且影响次日的工作生活,就应及时就医。

误 区 四 : 睡 眠 可 以 补 回 来

正解:有些人认为一天不睡不要紧,后面几天多睡会儿就可以补回来。实际上,睡眠不能追回。如果睡眠不足,身体机能的恢复和修复将受到影响,可能会导致一些健康问题。有些人还认为午睡可以补偿夜间睡眠不足,实际上过长时间的午睡反而会导致夜间难以入睡和深度睡眠不足。因此,午睡时间应控制在30分钟以内,以保持晚上的睡眠质量。

误 区 :喝红酒、喝牛奶能助眠

正解:睡前喝红酒、牛奶并不能助眠!牛奶确实含有有利于睡眠的色氨酸,但含量微弱,助眠效果一般。而喝酒非但不能帮助睡眠, 还会加重打鼾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反而影响睡眠质量。要想睡得好,建议睡前2~3小时最好不要吃东西,或喝少许温开水即可。

误 区 :晚上10点肝排毒,晚上12点肾排毒

正解:人体不存在在哪个点开始排毒,哪个点开始修复的说法,遵循正常的生物钟才是最好的。

误 区 :睡觉打鼾说明睡得香

正解:有的人打鼾是偶尔的,而有些人打鼾是经常性的,对于经常打鼾的人可要重视起来了。打鼾和失眠都属于睡眠障碍,甚至比失眠带来的后果更严重,它会降低睡眠质量、影响身体健康等。

误 区 :睡不着建议你数羊

正解:睡不着就数羊的说法贯穿我们的成长路径。但是英语国家之外的地区,这样做毫无意义,在英语中,羊的读音与睡眠sleep发音极为相近,所以才会有了数羊入睡的说法,用其他语言来数羊, 反而会让大脑更加兴奋,进入“警觉状态”,大脑便会拒绝入睡。建议:起床静坐5分钟,听轻音乐放松。

误 区 :补充褪黑素可以帮助你睡得更好

正解:早期研究发现人体会生成褪黑素,它的作用是告知你应该睡觉了。 一些研究表明,人们在补充褪黑激素后可能会提前几分钟入睡,更大的作用则是人们补充褪黑素后的心理安慰起了作用, 市面上一些保健品中的褪黑素成分根本微不足道。

误 区 :睡得越多,精力越好

正解:很多人认为睡得越多越好,实际上这会影响一个人的睡眠效率。比如有些人只需要8小时睡眠时间,但硬要睡到10小时,这会降低睡眠效率,减少深度睡眠,反而不利于精力的恢复。35项不同研究,近万人数据分析发现,每天睡眠时间过长的人容易出现记忆衰退的现象,睡眠过多同样会引起记忆损伤。

来源: 协会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