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常说的“累”,并非普通的疲惫,睡一觉或补充营养品很难缓解。这种常见如影随形的倦怠感,肿瘤专业术语称为“癌因性疲乏”。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四科(十二病区)专家团队,依据中医“药食同源”理论,通过中医指导药膳及宣教“食养正气”观念,帮助各类早期术后或中晚期常见实体恶性肿瘤患者找到与癌因疲惫 “共处” 的新途径与新方法,以改善症状、提升生活质量。
一、理解特殊的“疲惫”—— 癌因性疲乏
癌因性疲乏让患者身体如同持续处于低电量模式。肿瘤作为高代谢慢性疾病,患者身体像后台耗电程序,乏力、食欲下降等情况又似充电接口接触不良,致使日常能量入不敷出。临床主要表现为厌食、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
癌性厌食(CA)是癌因性疲乏状态中困扰患者和家属的重要问题,指肿瘤患者或慢性病相关的食欲减退症状。据权威统计,初诊肿瘤患者发生率50%,中晚期患者发生率高达78%。
食欲下降导致肿瘤患者摄入不足,引发全血细胞减少、体重下降、骨骼肌和脂肪组织减少,不利于抗肿瘤治疗实施,严重时甚至陷入恶性循环,发展为恶病质,增加病死率。
二、餐桌上的能量补给站 —— 中医药膳
我国《黄帝内经》最早阐述 “医食同源” 理论,其中有诸多用食物治病的记载。名医扁鹊也曾提出 “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中医食养 “润物细无声”,这正是肿瘤四科新增 “传统药膳辅助治疗方案” 的理论依据。医生辨治施膳的同时,护理查房做好相关宣教与关怀。
三、基础治疗药膳
(一)补益气血类
黄芪、鸡肉、香菇搭配。黄芪助恢复元气,香菇多糖增强免疫力,鸡肉提供优质蛋白,适合术后、放化疗后气血不足、乏力、气短、多汗的患者。
(二)滋阴润燥类
银耳、百合、莲子搭配。银耳黏液保护消化道黏膜,百合安神助眠,莲子健脾开胃,适合放疗后、靶免治疗后口干舌燥、心烦失眠的患者。
(三)健脾增食类
山药、小米、红枣搭配。山药修复胃肠功能,小米富含 B 族维生素,红枣改善末梢循环,适合放化疗、靶向、免疫治疗后食欲差、消化不良的患者。
四、日常养生药膳
五红汤(红皮花生、红豆、红枣、枸杞、红糖):化疗后血象低下或普通贫血人士,每日小碗温服。
西洋参乌鸡汤(西洋参、乌鸡、生姜):适合部分阴虚肿瘤患者治疗间歇期,每周2次增强体质。
陈皮瘦肉粥(老陈皮、里脊肉、大米):适合部分治疗期间恶心呕吐的肿瘤患者,可作为过渡饮食。
五、四时调理药膳
春升发,慢性肝病患者佐以柴胡、茵陈嫩芽粥,化湿助阳气升发。
夏清补,实热体质、易上火人群配伍荷叶冬瓜粥,清暑不伤正。
秋润燥,常年皮干、口燥人群增用银耳雪梨羹,润肺防干燥。
冬封藏,普通怕冷人群可选党参枸杞炖鸡或当归羊肉煲,温阳固肾精。
注意事项
1、正在输注靶向药时,慎用西柚、杨桃等水果。
2、服用抗凝药物期间慎用强效活血类药膳。
3、胃肠功能紊乱者慎多用阿胶、熟地等滋腻之品;湿热体质者忌常用鹿茸等温补药材;腹泻频繁者,减少高油脂和高纤维食物摄入。
4、对食物或药物较敏感的人群,需谨慎挑选,查阅食物搭配禁忌,如有不适,立即停用。
专家团队提醒
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不仅关注药物治疗疗效,更注重减轻患者治疗痛苦,关心其生活质量和饮食。我们在使用改善食欲药物时,结合中医辨证施膳,能帮助患者改善脾胃功能,有助于恢复体力、增加体重可能。
但中医药膳需在专科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进行,必要时添加膳食补充剂。合并其他内科疾病的患者,在治疗和饮食、药膳选择上需灵活处理,不可照搬药膳食谱,以免引起不适。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四科 彭丽娟 李剑英 李雪柔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