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运动已成为许多人追求健康生活的重要方式。从跑步、健身到各种极限运动,人们通过运动来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然而,正如古人所言,“物极必反”,运动亦是如此。过度运动,这一近年来逐渐引起关注的现象,究竟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怎样的影响?

过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运动对身体的益处上,关于过度运动潜在危害的研究相对较少。肝脏作为人体的重要解毒和代谢器官,其健康状态直接影响着人体的整体健康。近期,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黄燕、彭慧和陆仁斌领衔的研究团队,在著名期刊Cell Metabolism上发表一篇重要研究,揭示了过度运动对人体的不利影响,以及背后的潜在机制。

研究过程

为了全面、深入地探讨过度运动对肝脏的影响,研究团队采用了多种研究手段,包括大数据分析、临床试验和动物模型研究。

研究团队先从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队列中提取了1255例受试者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受试者的体育锻炼情况、肝脏相关指标等。通过分析这些数据,研究人员试图找出总运动量与肝脏健康状态之间的关联。

为了进一步验证大数据分析的结果,研究团队招募了28例年龄在18~40岁、BMI在18.5~23.9的中国受试者。这些受试者被平均分为过度训练组和非过度训练组。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研究人员对比了两组受试者的肝脏相关指标,以观察过度运动是否会对肝脏造成损伤。

为了深入探讨过度运动导致肝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团队采用了小鼠模型。小鼠被分为3组:不怎么运动的对照组、中等强度运动组和过度运动组。通过对比这3组小鼠的肝脏相关指标,研究人员试图找出过度运动导致肝损伤的具体机制。

研究发现

临床实验结果显示,总运动量与肝脏健康状态之间存在“J”形关联。当每周总代谢当量达到2198.744时,肝纤维化风险达到最低点;随着总代谢当量的增加,肝纤维化风险逐渐升高。这表明,适量的运动对肝脏健康有益,但过度运动可能对肝脏造成不利影响。

临床实验结果显示,过度训练组的受试者在训练结束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这两种酶主要存在于肝脏细胞中,当肝脏受到损伤时,这些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其水平升高。同时,肝纤维化标志物较高,肝脏硬度也升高。这些结果表明,过度运动确实会增加肝纤维化的风险。

动物模型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临床试验的结果。过度运动小鼠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肝脏出现胶原蛋白沉积,肝细胞凋亡加强,促坏死基因和促炎症基因的表达量更高等情况。这些结果表明,过度运动确实会对肝脏造成损伤。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过度运动导致肌肉中乳酸大量聚集,促使肌肉释放一种名为“乳酸小体”的细胞外囊泡。这些乳酸小体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肝脏,诱导肝细胞的凋亡和肝星状细胞激活,最终导致肝脏纤维化。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员发现,中药红景天中的有效成分——红景天苷可以有效抑制乳酸小体的形成,从而预防过度运动诱导的肝纤维化。

运动建议

1.适度运动:运动是健康的源泉,但应遵循适度原则。建议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避免过度运动。

2.关注肝脏健康:定期进行肝脏相关指标的检查,特别是长期进行高强度运动的人群。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运动计划并寻求医疗帮助。

3.合理使用补剂:对于长期进行高强度运动的人群,可以考虑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红景天苷等补剂来预防肝损伤。

运动作为人类追求健康生活的重要方式,其益处不言而喻。但过度运动可能对肝脏造成损伤,甚至诱发肝纤维化。这一发现提醒我们,运动并非越多越好,适度才是关键。过度运动导致的肝脏损伤,不仅是对个人健康的警示,更是对运动观念的反思。它告诉我们,健康并非简单的量的积累,而是质的提升。我们需要更加科学地理解运动,将其视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Liu Y,Zhou R,Guo Y,etal.Muscle-derived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duce liver fibrosis duringovertraining.Cell Metab(2025).

来源: 康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