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8日是第25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的主题是“中西医结合,逆转肝硬化”,旨在提高全社会对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认知,从而减轻我国肝硬化和肝癌的沉重疾病负担。

肝脏常被称为“沉默”的器官,往往起病隐匿,悄然来袭。该如何科学避免肝损伤?我们又该如何预防肝硬化、肝癌的发生?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二科邓天好主任为您解答。

一、肝脏:人体的“幕后英雄”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肩负着众多关键生理职责。它是人体的“代谢枢纽”,参与糖、脂肪、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它是“解毒卫士”,负责分解和排除体内的毒素;它还是“营养加工厂”,合成胆汁、储存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说,肝脏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全身机能的正常运转。

然而,现代生活中的诸多不良习惯和环境因素,却让肝脏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伤害。不良饮食、酗酒、缺乏运动、病毒感染(如乙肝、丙肝)、滥用药物和保健品等,像隐匿的“杀手”持续损害肝脏。长此以往,肝脏不堪重负,可能引发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发病率居高不下。

二、为肝脏健康“续航”,科学护肝有妙招

1.均衡饮食:

遵循“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的原则,少吃高油、高糖食品,减轻肝脏代谢负担。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深色蔬菜、水果等,有助于保护肝细胞。

2.合理作息:

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肝脏在夜间进行高效的排毒和自我修复,维持肝脏生物钟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3.适度运动:

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肝脏功能。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

4.心态平和:

情绪稳定对肝脏健康至关重要。中医认为“怒伤肝”,长期焦虑、压力过大会导致肝气郁结,影响肝脏功能。

5.慎用药物:

避免滥用药物,特别是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如某些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服药前应咨询医生,遵循医嘱。

三、中西医结合护肝“双刃剑”

西医护肝:精准打击,源头阻断

西医护肝注重病因控制,针对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进行源头阻断。通过早期筛查,抓住疾病逆转的黄金期。例如:

病毒性肝炎:通过抗病毒药物和疫苗(如乙肝疫苗)进行防护。

脂肪肝:通过控制体重、调整饮食和运动,逆转脂肪肝。

酒精性肝病:戒酒是关键,辅以保肝药物治疗。

中医护肝:整体调理,激活自愈力

中医护肝强调整体调理,注重“治未病”。通过食疗、经络调理、情志调节等方法,激活肝脏的自愈力:

食疗:如山楂荷叶茶、茯苓薏米粥等药食同源的食物,具有疏肝理气、健脾化湿的功效。

经络调理:按摩太冲穴、肝俞穴、足三里等穴位,推肝经,促进气血运行。

情志调节:避免长期压抑情绪,保持子时(晚上11点至凌晨1点)入睡,顺应肝经气血运行。

中西医结合不仅提供“标本兼治”的方案,更传递了一种主动管理的健康理念。

四、肝脏发出的危险警报

肝脏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但以下信号可能提示肝脏问题:

巩膜、皮肤黄染:黄疸是肝功能受损的典型表现。

右上腹隐痛或胀痛:可能与肝脏肿大或炎症有关。

持续性乏力、食欲减退:肝脏功能下降导致能量代谢障碍。

蜘蛛痣、肝掌:与雌激素代谢异常有关,常见于肝硬化患者。

腹胀、下肢水肿:可能与门静脉高压或低蛋白血症有关。

五、守护之道:阻断“肝病三部曲”

肝炎-肝硬化—肝癌被称为“肝病死亡三部曲”,但这一链条可通过科学干预阻断。

1.病因防控:

接种乙肝疫苗,丙肝患者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

戒酒、控制体重(BMI<24)、避免滥用药物。

2.定期筛查:

肝硬化患者每3—6个月查一次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AFP)。

超声异常者需做增强CT或增强MRI检查。

3.早期干预:

抗病毒治疗(乙肝)、戒酒、逆转脂肪肝可显著延缓肝硬化进程。

发现早期肝癌(<3cm)可通过手术或消融治疗,5年生存率超70%。

专家提醒

肿瘤二科邓天好主任提醒:肝脏的“沉默”需要我们用主动关注来打破。全国爱肝日不仅是一个提醒,更应成为健康行动的起点。

从今天起,戒掉一杯酒、减少一顿油腻饮食、接种一针疫苗,重视肝脏健康,积极预防,选择科学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我们才能更好地守护肝脏,拥有健康生活。在全国爱肝日,让我们一起行动,爱肝护肝,为肝脏健康加油。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二科 邓雪花 封莉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