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此时气温回升,万物萌动,人体新陈代谢加快,但乍暖还寒的天气和活跃的户外活动可能对骨骼、关节造成潜在压力。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护理管理部主任朱海利主任护师,**从中医理论出发,结合传统养生智慧与现代骨科知识,为您提供实用养护建议,助您防寒保暖,避免关节“受惊” 。
一、惊蛰时节,做好关节防寒
惊蛰时节早晚温差大,风寒湿邪易侵入关节,诱发疼痛或僵硬。专家建议:
**1、重点保护“薄弱部位”:**膝关节、颈椎、腰椎对温度敏感,外出时可佩戴护膝、围巾,避免穿短裙或露脚踝的裤子。
**2、穿衣“洋葱式”法则:**内层透气、中层保暖、外层防风,方便根据温度增减衣物,避免出汗后受凉。
二、科学运动,激活筋骨活力
春季阳气升发,宜适度运动,但需注意方式:
1、运动前充分热身,建议先进行10分钟关节活动(如转腕、绕肩、弓步压腿),提升肌肉弹性。
2、选择低冲击运动:快走、太极拳、八段锦等可增强关节稳定性,避免剧烈跳跃或负重训练引发损伤。
3、巧用“伸懒腰”养生法:传统养生提到“疏肝调经气血畅”,伸懒腰能拉伸脊柱、放松肩颈,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久坐疲劳。
三、饮食调理,强健骨骼根基
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惊蛰养骨需兼顾疏肝与补肾:
**补钙与维生素D:**增加牛奶、豆制品、深绿色蔬菜(如香椿、菠菜)摄入;晴天适度晒太阳,促进钙吸收。
**祛湿养肝食谱:**湿气重可能加重关节不适,可食用薏米粥、山药排骨汤,或饮用菊花枸杞茶疏肝明目。
**避免过食酸味:**中医认为“酸入肝”,过量可能抑制阳气生发,影响筋骨舒展,建议减少醋、柠檬等酸性食物的摄入。
四、穴位按摩与日常防护
**按揉“足三里”健脾胃:**该穴位位于膝盖外侧凹陷下3寸,常按可增强体质,间接保护骨骼。
**睡前泡脚驱寒:**用40℃左右温水浸泡双脚15分钟,加入艾草或生姜更佳,可改善下肢血液循环,缓解关节冷痛。
**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活动5分钟,做“踮脚尖”“金鸡独立”等动作,增强踝关节和膝关节稳定性。
专家提醒
朱海利主任护师提醒:若出现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晨起僵硬超过30分钟;腰部持续性酸痛伴下肢麻木。建议尽早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惊蛰时节的骨科养护需顺应自然规律,兼顾防寒、运动、饮食与日常习惯。
通过科学防护,不仅能预防关节疾病,还能为全年骨骼健康打下基础。正如中医养生所强调的“春生夏长”,抓住春季生发之机,让筋骨与万物一同焕发生机。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护理管理部 颜敏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