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人工智能(AI)火爆全网

DeepSeek化身“老中医”开药方

还有人说

AI要替代医生,砸医生的饭碗了

图片来源:网络

记者在DeepSeek上进行了问诊,提出“鼻塞、不通气,但不咳嗽、不流鼻涕”的症状,要求开具中医处方。DeepSeek提出了导致该症状的三种可能性:鼻炎、外感风寒或肺脾气虚,并对此生成了处方建议、煎服方法和注意事项。

图片来源:网络

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李涛查看处方后指出,使用AI问诊很有讲究,如果问诊不全面可能导致诊断不是很精确。“比如这句问诊,患者既没有说自己性别和年龄,也没有说身高体重,但DeepSeek一样能开出处方,但这些在中医里非常重要。
李涛介绍,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缺一不可。患者在DeepSeek提供症状和体征表现,无法描述舌苔和脉象,而在传统医学中,舌诊是判定疾病性质(寒证和热证)的重要因素。
“仅凭患者的一句描述,DeepSeek无法准确判断疾病,因此提出了导致病症的三种可能性,开具了通用的中药处方,兼顾风寒或风热,以及肺脾气虚的复杂情况”。
“D医生”能取代真医生吗?

DeepSeek的问世,无疑为医疗诊断领域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图片来源:网络有医生认为,DeepSeek“都是根据最新的指南,医生想不到的地方它都做出了设想并进行分析,并指导医生该怎么做,条理之清晰、分析之全面不亚于三甲医院的主治医师。”

但业内人士指出,DeepSeek暂时无法取代真人医生**。**

因为病情千变万化,**同一种病,对每个人的影响也不一样,**仅依据DeepSeek给的结果,就去用药,目前还不太现实。

医生的同情心、沟通能力以及临床经验和直觉,在许多情况下仍是不可替代的。此外,医生的专业性还体现在与患者沟通、制定个性化方案的能力。

中医师王园告诉记者,DeepSeek的开药能力让人惊讶,但作为专业中医师,仍建议大家短期内不要完全相信AI生成的中药处方。

“DeepSeek开药的依据是患者输入的指令,AI会将患者的表述默认为医学专业表述,但实际上,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王园表示,**未经过专业训练的患者,用医学专业术语表述病情时,往往会比较混乱,语言歧义极大,**只能分析语言的DeepSeek有先天缺陷,难以分辨患者想传达的准确含义。

**尤其是传统中医中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尤其依赖医者面对面观察患者气色、把脉触诊等动态交互。**同一症状可能对应多种证型,比如“头痛”可能是肝阳上亢,也可能是血虚或外感风寒,需医生联合判断,主动追问,甚至通过辅助检查才能判断,**而AI仅靠文字难以捕捉细微差异,容易导致误判耽误病情。**AI能开药,那能负责吗?

面对表现出众的“D医生”,有些人怀疑态度。“如果是我,我绝对不会让DeepSeek给我看病,原因很简单,DeepSeek看错了,你找谁负责?”

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还有人表示:“基本病症比如感冒发烧可以预测,但是真的什么病都靠AI就是拿生命开玩笑了。”“AI只是AI,万一出了什么事,找谁负责呢?难道要起诉DeepSeek吗?”

有媒体提醒,人工智能在未来是否能替代医生仍需时日证明。无论如何,生命只有一次,身体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在确保AI问诊安全、可靠之前,不要拿生命去做试验。

来源: 文字图片来源参考:人民网科普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