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节气健康养生知多少?

来源:报刊精萃·康乐寿

8月8日立秋。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即指暑去凉来。立秋后,气候由热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收藏转变。根据中医顺应四时养生原则,秋冬养生宜“养收”,养生要注意以下“四原则”。

润燥养阴慎进补。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饮食以“润燥、补肺、养阴、多酸”为原则。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入秋后宜食生地粥、莲子百合汤、雪梨银耳汤等以滋阴润燥、健脾祛湿,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蜂蜜、枇杷、乳品等柔润食物,以调理脾胃功能,为中、晚秋乃至冬季健康奠定基础。

心境宁静忌忧郁。秋季情志养生也要以“收”为要,要保持心境宁静。进入秋天,人体的生物钟尚不能适应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从而出现情绪及精神状态的紊乱。要做到清心寡欲,心境淡泊,方有利于神志安宁,收神敛气;多增加阳光照射,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可以增强神经的兴奋性,减轻或消除抑郁情绪;可以适当喝点绿茶、吃点香蕉等用以兴奋神经,改善心情。

早睡早起防受凉。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此时应当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在起居上应做到“早睡早起”,因为早睡可以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一般来说,秋季以晚上9~10点入睡,早晨5~6点起床比较合适。

适度运动忌过度。进入秋季,天气逐渐凉爽,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人们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秋天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时期,故运动也要顺应这一原则。运动量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锻炼时身体发热,微微出汗,锻炼后以感到舒适为标准。

二、处暑养生应该怎样做

8月23日处暑。处暑节气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阳气渐弱、阴气渐盛。如何在处暑时节为身体搭建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呢?此时养生该怎样做呢?

处暑养生掌握两个原则。处暑,即“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此时虽不像夏天那样酷暑难耐,但仍很闷热,加上雨水多,非常湿热。与此同时,人们对夏秋之交的冷热变化也不适应,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呼吸道、胃肠等方面的疾病。因此,处暑后的养生有两个原则——祛暑化湿、滋阴润肺。

饮食起居建议:第一,调整睡眠时间,做到早睡早起。第二,坚持适量运动,比如打太极、慢跑等,有助于加快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身体抗寒能力。第三,调畅情绪,做到心态平和、心境平稳。第四,在饮食调理上要以防燥护阴为原则,少吃或不吃辛辣的食物,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比如百合、梨、木耳等,避免燥邪伤身。

来源: 江西江报融媒体传播有限公司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