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月经,不少女性朋友都有这样那样的烦恼,譬如:量太多/太少、需要忌口、不敢久坐、需要经常更换卫生巾…… 其中还有最让人难以忍受的一个问题,那就是——痛经。
一、什么是痛经?
痛经因人而异,并不是所有女性都有痛经,而且痛经不是普通的腹部疼痛,有些患者在月经来临之前会出现下腹坠胀的感觉,这可能和孕激素的作用有关,未必是痛经。痛经主要是在月经经期出现的疼痛。
医学上痛经分为两种:
**原发性痛经:**指的是月经第一次初潮后即有腹痛的症状,一般不伴有盆腔器质性病变,其与体内前列腺素、血管紧张素以及生活习惯、环境因素有关。
**继发性痛经:**通常指的是月经来潮数年后逐渐出现的痛经,它的发生多数由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子宫腺肌症引起,一般可以通过B超、CA125可初步诊断。
二、痛经有多痛?
根据疼痛的程度,痛经可分为三个等级:
**1、轻度痛经:**轻度痛经主要表现为小腹坠胀,通常伴随腰部酸痛,但没有其他症状,一般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
**2、中度痛经:**中度痛经小腹的坠胀感更加明显,并且会出现腰部酸痛、恶心呕吐、手脚冰凉等症状,由于疼痛的折磨,不少女性会出现精神萎靡的情况。
**3、重度痛经:**重度痛经表现为小腹疼痛难忍、浑身冒冷汗、腰部酸痛、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呕吐腹泻、肛门坠胀或浑身乏力等全身性症状。重度痛经的女性基本无力起床,经期内只能卧床休息。
痛经,作为女性经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往往给许多女性带来难以言说的痛苦。它不仅影响着女性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还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健康问题。
因此,痛经绝非小事,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中医作为传统医学,在痛经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妙招。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蔡昱主任医师将整理了缓解痛经的中医妙招,有痛经的女性朋友注意查收:
1、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的一种外治法,是在经络学说的指导下,对人体穴位给以外用药物刺激的一种方法,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为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能更好地发挥行气血、营阴阳的整体作用。
常用穴位为大椎穴,脾俞,肾俞,关元、气海、子宫等,对宫寒痛经者适用。我院还利用中药治病原理研制出中药痛经贴,痛经贴是利用药物的成分来缓解疼痛,调理体内的气血。
痛经贴治疗痛经给药途径独特。其发挥穴位与中药的双重效应,避免了药物的毒性和不良反应,通过穴位皮下组织的储存效应,长时间激发经气,达到治疗目的。
2、针灸疗法
针灸是中医治疗痛经的重要手段之一。针灸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疼痛表现,选择特定的穴位进行刺激。常用的穴位包括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大椎等。
这些穴位与女性的生殖系统和气血循环密切相关,通过针灸刺激,可以调整气血运行,缓解子宫过度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痛经的目的。针灸治疗需要在专业针灸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3、艾灸疗法
艾灸(如铺灸、督灸等)是利用艾条燃烧产生的热力来刺激穴位,以达到调经止痛的效果。在治疗痛经时,艾灸师会选择特定的穴位,如关元、气海、神阙等,进行熏熨。这些穴位的刺激可以调和气血、促进经络的通畅,加强脏腑功能的调节,从而缓解疼痛。艾灸疗法操作简单,副作用小,是许多痛经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4、推拿疗法
推拿疗法通过特定的手法作用于人体穴位和经络,以达到舒筋活络、调和气血的目的。在治疗痛经时,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脉象,选择特定的穴位和手法进行治疗。常用的穴位包括气海、关元、神阙、足三里、三阴交等。推拿手法通常包括揉、按、捏、推、拿等,通过专业的推拿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痛经症状。
5、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痛经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采用不同的中药配方。常用的治疗痛经的中药有当归、桂枝、川芎、白芍、丹参、红花等。这些药物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
同时,中药也可以根据具体症状进行更加精细的调配,如痛经症状明显、气血虚弱的患者可选择四物汤;经血颜色暗红、症状为血瘀者可使用活血祛瘀汤等。中药治疗需要个性化,患者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用药。
6、其他中医疗法
除了针灸、艾灸、推拿和中药治疗外,中医还有许多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法。例如,拔罐疗法通过在皮肤上产生负压,使局部充血、瘀血消散,从而缓解疼痛。对于痛经患者,可以选择在腰部、腹部等部位进行拔罐治疗。
此外,中药热敷和泡脚也是缓解痛经的有效方法。患者可以使用艾叶、当归、香附等中药对腹部进行热敷,或者使用益母草、艾草、红花等中药泡脚,以起到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
7、生活调理与情志调养
在治疗痛经的过程中,生活调理和情志调养同样重要。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运动,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的情绪波动。情志因素对痛经的影响较大,良好的心态有助于缓解痛经症状。
总之,痛经非小事,中医治疗有妙招,中医可以有效地缓解痛经症状,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蔡昱主任医师提醒广大女性朋友,穴位贴敷、针灸、拔罐、艾灸、耳穴压豆对原发性痛经有显着疗效,建议治疗应从经前3~5天开始,直到月经期末,连续治疗3~4个月经周期,可以起到扶正固本,温阳散寒,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
对于继发性痛经,运用以上方法治疗减轻症状后,应及时确诊原发疾病,施以相应治疗方案。然而,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因此在尝试这些方法之前,请务必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效果。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妇科 刘建国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