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最早起源于非洲埃塞俄比亚的咖法地区,传说公元6世纪被一位当地土著发现羊吃了咖啡的果实就会兴奋异常,尝试后感觉爽翻,后从直接食用逐步改进成烘焙后制成饮料,并由阿拉伯人引入中东,15世纪后随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西征而进入欧洲并全球传播至今,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须的主要饮品之一,与可可和茶一道,并称为世界三大生活饮品。
目前国内咖啡的主要种植地区有云南的普洱、西双版纳、临沧和保山,海南省的陵水和保亭,台湾省的阿里山、南投和嘉义以及广东的肇庆和清远。
除了提神醒脑、促进新陈代谢之外,三两好友或者生意伙伴,与围炉煮茶一样,一起坐下来喝咖啡无疑是加深理解、共叙友谊的一种非常惬意的社交方式。一杯看似普普通通的黑色液体,究竟隐藏着哪些奥秘呢?接下来,让我们从多维度,用几分钟时间揭开咖啡的神秘面纱。
图源:Pixabay
咖啡豆中蕴含着超过1500种化学成分,这些成分相互交织、协同作用,共同赋予了咖啡独特的风味和对健康有益的属性[1],其主要成分如下:
咖啡因:作为咖啡中最为人熟知的成分,咖啡因是一种强效的中枢神经兴奋剂,它如同“能量开关”,能够通过精准拮抗腺苷受体,有效减少人体的疲劳感,让我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精神更加饱满。
绿原酸:属于多酚类化合物,其虽然是咖啡苦味的主要来源,但它却极具潜力,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是名副其实的“抗氧化卫士”,具有抗炎、降血糖和降血脂的三重功效,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葫芦巴碱:作为一种生物碱,在脂代谢调节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能够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对维持身体健康发挥着积极作用。萜烯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是赋予咖啡独特迷人香气的关键所在,其中的芳樟醇和香叶醇等成分,让咖啡散发出馥郁的芬芳。
丙烯酰胺:它赋予了咖啡迷人的香气,是咖啡在烘焙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具有一定的抗微生物活性。虽然被列为2A类致癌物,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饮用咖啡摄入的丙烯酰胺量远远低于安全阈值,无需过度担忧[2-3]。
适量饮用咖啡对健康有着诸多积极影响,它能够改善心血管健康,降低冠心病、中风和心力衰竭的风险;还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有助于降低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几率。此外,咖啡还能调节代谢,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2 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甚至可能对某些癌症具有预防作用[2,4]。
但如果过量饮用,则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增加孕期风险、导致钙流失、引发焦虑和失眠等。
因此,把握好饮用的剂量至关重要,健康成年人每日咖啡因摄入量建议不超过400 毫克;孕期女性的身体代谢发生了显著变化,咖啡因的半衰期可延长至15小时,且胎盘渗透率高达75%,过量摄入可能对胎儿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孕期应控制在200毫克以下、谨慎饮用咖啡[2]。
为了充分发挥咖啡的健康功效,同时规避潜在风险,我们需要掌握科学的饮用智慧。
咖啡,这种源自非洲的红色果实,历经上千年的演变与发展,如今已成为全球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严格控制剂量和充分考虑个体适配性的前提下,这杯黑色液体展现出了惊人的医食同源价值。在享受咖啡带来的愉悦与满足的同时,我们也应当关注其对健康的影响。无论是清晨唤醒活力的第一杯咖啡,还是午后与朋友共享的温馨时光,咖啡都以其独特的魅力,不断丰富着我们的世界。
[1] 邱明华,张枝润,李忠荣,周琳,储瑞,刘接卿,王卫华.咖啡化学成分与健康[J]. 2014,32(5):540-550
[2] 朱晓,方海琴,张立实,刘爱东.咖啡的健康效应研究进展[J].2019,31(1): 93-98
[3] 周萍萍.丙烯酰胺的膳食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2018,25: 51-53
[4] 侯威.一项新研究发现,适量饮用咖啡和咖啡因可以降低患多种心脏代谢疾病的风险[J]. 2024,9:507
供稿单位:重庆科普作家协会
作者:重庆市铜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唐金霞工程师,铜梁区人民医院秦明主治医师,邹老师的科普花园邹静波主任技师
审核专家:李涵斌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