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的普遍认知中,肥胖与肝脏健康的关联较为熟知,肥胖易引发脂肪肝,严重时甚至会发展为肝硬化。然而,很多人却忽视了肥胖对肾脏的潜在威胁。事实上,肥胖就像一个隐匿的健康杀手,在悄无声息间,肾脏也在承受着肥胖带来的沉重伤害。
肥胖伤害肾脏的机制
代谢紊乱的影响
肥胖人群往往伴随着代谢紊乱,这是伤害肾脏的重要因素之一。肥胖常导致体内脂肪堆积,引发胰岛素抵抗,使得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为了维持血糖平衡,胰腺不得不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这就形成了高胰岛素血症。高胰岛素会促使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上升,进而增加了肾脏的负担。
同时,肥胖还会引发脂代谢异常,血液中甘油三酯、胆固醇等脂质成分升高,形成高脂血症。这些过多的脂质会在肾脏的血管壁和肾小球内沉积,引起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就像给肾脏的 “管道” 铺上了一层厚厚的 “油脂”,阻碍了肾脏的正常血液循环和代谢功能,使得肾脏逐渐失去正常的过滤和排泄能力。
高血压的连锁反应
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者体内脂肪过多,会使小动脉硬化及左心室肥厚,导致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而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十分显著,长期的高血压会使肾脏的小动脉持续处于高压状态,血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肾脏的血液灌注减少。
肾脏作为一个对血液供应高度依赖的器官,缺血会导致肾小球缺血性损伤,进而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随着病情的发展,肾小球会逐渐硬化,肾小管萎缩,肾脏的功能不断衰退,最终可能引发肾衰竭。据统计,肥胖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发生肾功能损害的风险比正常体重人群高出数倍。
炎症反应的破坏
肥胖还会引发慢性低度炎症反应。脂肪组织不仅仅是能量储存的场所,它还是一个活跃的内分泌器官,会分泌多种脂肪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6(IL - 6)等。这些脂肪因子具有促炎作用,会导致全身慢性炎症状态。
在肾脏中,炎症反应会激活一系列的细胞信号通路,导致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基质增多,破坏肾小球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炎症还会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影响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功能。同时,炎症反应还会促进肾脏内的氧化应激,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进一步损伤肾脏细胞,加速肾脏疾病的进展。
肥胖引发肾脏问题的表现
1.蛋白尿:这是肥胖相关肾脏损害的常见表现之一。由于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受损,原本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形成蛋白尿。早期可能只是微量白蛋白尿,随着病情的加重,蛋白尿的程度会逐渐增加。
2. 水肿:肥胖导致的水钠潴留以及肾脏功能受损,会使体内的水分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引起水肿。水肿通常首先出现在眼睑、下肢等部位,严重时可蔓延至全身。
3. 肾功能下降:随着肥胖对肾脏损害的不断加重,血肌酐、尿素氮等肾功能指标会逐渐升高,表明肾脏的排泄和代谢功能受到了严重影响。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生活质量受到极大影响。
预防和改善措施
1.控制体重:这是预防肥胖相关肾脏损害的关键。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减少热量摄入,增加能量消耗,逐步减轻体重。饮食上应控制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运动方面,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适当结合力量训练,提高基础代谢率。
2. 控制血压和血糖:对于肥胖且伴有高血压、高血糖的人群,应积极采取措施控制血压和血糖。遵循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降糖药,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水平,调整治疗方案,将血压和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3. 定期体检:肥胖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肾功能检查、尿常规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肾脏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有效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保护肾脏功能。
肥胖对肾脏的伤害不容小觑。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肥胖与肾脏健康的密切关系,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预防和控制肥胖,保护好我们的肾脏,让身体远离肥胖带来的健康隐患。
来源: 医路肾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