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的“老人味”,调脾胃可消

本刊记者/张美娴

受访专家廖慧丽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

很多长者身上有一股“老人味”,怪难闻的。

有人说,长者行动不便,无法勤洗澡、勤换衣服,所以有味儿;也有人说,这是新陈代谢变差所致,没辙。

老年病科廖慧丽医生提醒,身体出现异味,也有可能是脾胃不好造成的。

脾胃失调,易出现“老人味”

廖慧丽医生分析:“脾主运化,负责调节人体水液、食物代谢,脾胃功能运化失常,就容易引发消化不良。”

饮食积滞,会导致口苦、口有腐臭味;同时,会引起大小便失调,如尿频、尿不尽、尿浊,身上会有尿骚味;便秘亦可出现口臭。

中医还认为,脾主五味,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脾胃。

就是说,当脾胃失调,则五脏六腑的气味跟着“变异”,体臭、异味随之而来。

在廖慧丽医生看来,其实没有专门的“老人味”之说,年轻人脾胃失调,或患上某些疾病,身上也同样会出现异味。

“只是年轻人新陈代谢更好,味道往往会淡些,有时不易被人察觉。”

提醒

这些“体味”,是生病了

一些疾病也会让人体出现异味,平时要警惕——

◎身上散发出烂苹果味,可能是患有糖尿病。

◎很多尿毒症患者,身上会长期散发尿骚味;很多肾衰竭患者,口中会出现尿味。

◎口腔出现臭鸡蛋味、酸腐味,刷牙、嚼口香糖都难去除,很可能患有某些胃肠道疾病;嘴里老是出现霉味、馊味,可能是肝硬化的表现。

◎女性下身出现腥臭味,可能是患有阴道病。

味重要就医治病,味轻可药食调理

如果“老人味”特别重,廖慧丽医生建议先去医院做检查,明确是否患有某些疾病。如果是,则要积极治疗,才能减轻“老人味”。

该挂什么科?老年病科是首选。

“病变引起的特殊异味,我们闻一下就能判断是什么病。”

没有特殊疾病、也无不适,只是单纯脾胃失调造成的“老人味”,可通过服用中成药,结合饮食去调理,以健脾益气、化痰祛湿。

“脾胃好了,老人味自然减轻或消失。”

坚持健运脾胃,体味明显减轻

廖慧丽医生发现,出现“老人味”的人群,以三种类型居多。

对此,她推荐不同的药品和食疗方。“坚持调理,最少一周,最多一个月,老人味就能得到明显改善。”

1气血亏虚型

【症状】这类人往往食欲差、腹胀,排便困难无力,平时体倦乏力、动则容易出汗。

【治法】健脾益气、养血润肠。

【推荐中成药】四君子丸、六君子丸、补中益气丸;若易出汗,可吃玉屏风颗粒;若有盗汗,可吃当归六黄丸。

【食疗】建议平日煲汤时可加点党参、黄芪或五指毛桃(南芪)、或加当归。

2痰湿型

【症状】这类人一般偏胖,经常咳嗽咳痰,大便黏腻不爽,时有便秘。

【治法】健脾、祛湿、化痰。

【推荐中成药】香砂养胃丸、陈夏六君子丸。

【食疗】日常饮食煲汤时可加一些白扁豆、茯苓、炒薏米、砂仁、陈皮等。

3湿热型

【症状】这类人容易口苦、口臭,且大便腐臭味严重。伴有肝胆郁热的,还会脾气暴躁、易怒。

【治法】健脾、清热、祛湿。

【推荐中成药】清热祛湿颗粒、逍遥丸、香连丸。

【食疗】平时煲汤煮粥,可以加入薏米仁、鸡蛋花、木棉花、扁豆花等,也可用花茶代水饮。如有食滞问题,还可加点山楂、鸡内金。

生姜大枣茶**,老少咸宜**

廖慧丽医生还建议,有“老人味”的人群,可每天早上喝点生姜大枣茶健脾。

取适量生姜切片、适量红枣去核切半,一起放入壶中,加水煮15~20分钟,温饮即可。

“早晨,脾胃的运化功能最强,这时候健脾效果最好。”

脾胃不好的年轻人,也可以这样喝。(感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庆钧对本文的帮助)(编辑:王若兰)

来源: 《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有限公司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