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时1个表现,是癌来临的信号!很多人还以为是睡得香,白白错过救命机会
俗话说得好,“午觉睡得好,犹如捡个宝”。
现代医学发现,午间小憩片刻,不但可以缓解疲劳,恢复精力体力,而且有助保护大脑,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中医也推崇睡“子午觉”,认为它可以解疲劳、避暑气、养心气。其中的午时,指的便是中午11点到下午1点。
其实,除了以上益处,睡午觉时身体出现的一些异常表现,就像是健康的晴雨表。
例如,以下两个午睡时的常见表现,就可能是疾病甚至癌信号,大家可别当是小事忽略了~
睡觉时张口呼吸
长久以来,很多人会把“张着嘴巴呼呼大睡”,当做是睡得香、睡得沉的标志。
殊不知,睡觉时张口呼吸,除了睡姿不当造成的以外,其他多半是病理因素导致。
例如,当成年人患上鼻炎、鼻窦炎、上颌窦炎、上颌窦癌、咽炎等疾病时,会导致鼻黏膜充血、增生、肿大,鼻甲、扁桃体肥大,而使呼吸道不通畅,常常鼻塞,只能通过张口来辅助呼吸。
所以,别一张口呼呼大睡,就当是自己睡得香了,要及时去耳鼻喉科检查。
特别是,睡觉时口呼吸,可能是上颌窦癌的预警信号**。**若是不当一回事,延误了病情,后悔都来不及。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婴幼儿会因腺样体增生肥大,导致鼻子无法正常通气,而出现口呼吸,睡觉时尤甚。
正常来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腺样体逐渐萎缩,这种情况会逐渐消失。
**但家长们需注意,**如果孩子睡觉时张口呼吸,还伴有打鼾、听力下降等症状,则需及时就医治疗,否则长期口呼吸,很可能影响孩子的颜值和生长发育,甚至可引起睡眠障碍或呼吸暂停。
除此之外,扁桃体肥大、过敏性鼻炎也是引起儿童口呼吸的常见原因,家长们应十分警惕,及时带孩子就医。
睡觉时流口水
坊间传言,睡觉流口水,是中风的预警信号。
其实准确来说,流口水是中风前兆之一,但往往还伴有眼斜嘴歪、头晕头痛等症状。
事实上,睡觉流口水的原因有很多,例如:
1、睡眠姿势不当
趴着、侧着等姿势睡觉,头容易歪,嘴巴被压迫张开,口水便会流出来。这种情况只要纠正姿势,平躺着睡即可避免。
2、口腔问题
当牙龈、牙周或是口舌等出现炎症,炎症刺激唾液腺分泌增加,就会导致口水变多。
此外,前牙畸形者,睡觉时唇部很难完全覆盖前牙,上下唇常自然分开,也容易流口水。
以上情况,建议到医院口腔科就诊,减少不良刺激。
3、张口呼吸
鼻子不通畅,要张口呼吸时,也容易流口水。最好去耳鼻喉科看一看。
4、神经调节障碍
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自主神经紊乱时,胃肠蠕动加强,唾液及其他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而入睡后吞咽动作相对减少或停止,睡觉时就可能流口水。
另外,当梦到美味食物或睡觉时经常磨牙,刺激了大脑神经中枢,也会导致唾液分泌增多,造成睡觉时流口水。
5、药物因素
服用某些药物,如乙酰胆碱、毛果芸香碱时,唾液分泌量会增加,睡觉时也会流口水。
总之,对于睡觉流口水,大家不必胡乱猜测,可根据自身情况,对症处理。必要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对因治疗。
好啦,说了这么多,想必大家都清楚了,午睡不但对身体有益,睡觉时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还能提示大家可能是身体出问题了!
因此,建议有条件的朋友们午间都睡一会。不过需注意的是,午睡虽好,但大家不能太贪睡!
午睡睡太久,会越睡越累、招来一身病
午睡睡太久,会引起一系列身体不适——
· 影响夜间正常睡眠,甚至导致或加重失眠;
· 人体通常在入睡半小时后进入深度睡眠,此时正是中枢神经抑制阶段,流经脑组织的血液相对减少,肌肉处于放松状态,体内的代谢过程也相对减少。若在这个阶段醒来,大脑皮质的抑制尚未解除,就容易出现头晕眼花、周身不适、越睡越累、疲劳不堪等症状;
· 影响机体正常代谢,导致糖代谢异常等,诱发糖尿病;
·
· 2020年欧洲心血管学年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还发现,午睡时间超过1小时,死亡风险增加30%,心血管患病风险增加35%。
**建议:**午睡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
除了午睡时长,大家午睡时还得注意睡姿。
**注意:**一定不要趴着睡,否则可能导致头昏眼花、脑涨乏力、双臂双手发麻刺痛、腰酸颈痛等不适,时间久了还可能诱发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等。
其实,平卧或侧卧,才是最理想的午睡姿势。
**建议:**买张折叠躺椅,躺着睡为佳。若条件不允许,可以买个U型枕垫在脖子上,靠在椅背上仰睡。
来源: 《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有限公司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