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药品监督局批准了新药来那帕韦片和来那帕韦注射液上市,用于治疗多重耐药1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的成人患者。来那帕韦是全球同类首创的HIV-1衣壳抑制剂,具有治疗和预防艾滋病病毒的双重作用。

此前,来那帕韦已在欧盟和美国获批,用于治疗既往多种治疗方案无效的多重耐药HIV-1感染者。来那帕韦提供300 mg片剂和463.5 mg/1.5mL注射剂两种剂型,注射剂每半年注射一次,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2024年,吉利德发布了两篇三期临床报告,证实来那帕韦在艾滋病暴露前预防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其中,针对女性的试验中,来那帕韦实现了100%的有效率,而在跨性别人群中,来那帕韦组的感染风险下降了96%。这表明来那帕韦在预防艾滋病传播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然而,我国公众对艾滋病病毒暴露前预防的了解不足,加之污名化和自我意识等因素,导致我国艾滋病患者人数急速攀升。权威机构的数据显示,我国的艾滋病存活病毒感染者,已经超过美国,达到了132万例,约占人口总数的千分之一。为了有效应对这一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症状、诊断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病。自1981年被首次发现以来,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数百万人的死亡,并对许多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艾滋病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传播:

1.性接触传播

这是艾滋病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无论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者,如果不采取防护措施,都有可能通过性交感染HIV。此外,多性伴侣、不安全的性行为(如肛交)以及共用针具吸毒等都是增加感染风险的危险因素。

2.血液传播

输入含有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过适当消毒的注射器、手术器械或其他侵入性医疗设备,都可能造成HIV的传播。在某些情况下,纹身、穿耳孔、修脚等操作也可能导致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

感染HIV的母亲可能在怀孕期间、分娩过程中或在母乳喂养时将病毒传给婴儿。这种传播方式被称为垂直传播或围产期传播。

需要注意的是,日常生活接触,如共同进餐、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池游泳或浴盆洗浴等,均不会传播HIV。

HIV感染分为三个阶段: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潜伏期和艾滋病期。

1.急性感染期

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后2~4周左右。感染者可能会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如发热、头痛、咽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由于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很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2.无症状潜伏期

在这个阶段,感染者没有任何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体内的病毒仍在不断复制和破坏免疫系统。潜伏期的长短因人而异,平均约为8~10年,但也有长达20年以上者。

3.艾滋病期

当感染者的免疫功能受到严重损害时,就会进入艾滋病期。此时,患者会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例如肺孢子菌肺炎、结核病、卡波西肉瘤等。这些并发症往往难以治愈,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目前,常用的艾滋病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两种。

1.抗体检测

这是最常用的筛查手段。通过抽取静脉血样,检测是否存在HIV抗体来确定是否感染了HIV。如果初步检测结果呈阳性反应,还需要进一步做确认试验才能确诊。

2.核酸检测

对于高风险人群或有急性感染症状的患者,可以考虑直接进行HIV核酸定量测定。这种方法可以更早地发现感染情况,有助于早期治疗和控制病情发展。

除了上述实验室检查外,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是否患有艾滋病。

虽然目前还没有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措施来有效预防其传播:

1.安全性行为

坚持每次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可以有效降低性接触传播的风险。此外,减少性伴侣的数量也有助于减少感染的机会。

2.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

除非绝对必要,否则应尽量避免接受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如果必须接受输血,应确保所用血液经过严格的筛选和检测程序。

3.不共用注射器

吸毒者应该避免与他人共享注射器和针头。如果无法戒断毒品,可以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并在每次注射后彻底清洗双手和注射部位。

4.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可以帮助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迹象,以便尽早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和管理。

5.使用创新药物

暴露前预防的创新疗法,例如那帕韦片和来那帕韦注射液,为预防HIV感染提供了新的选择。随着这些药物的普及和使用,我们有望在未来几年内看到艾滋病感染率的显著下降。

来源: 康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