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闻报道,在社交平台拥有200多万粉丝的画画博主因结直肠癌不幸去世,享年29岁。据报道,她在生命最后的八个月里,勇敢地与病痛抗争,并且从未放弃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执着。她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在网络上走红,并发布视频分享自己的抗癌经历。
她此前在视频中表示,自己已被确诊为结直肠癌中晚期,并决定放弃化疗。她提到,自己已经接受了9次化疗,但复查结果显示化疗并未起效,同时她的身体也无法承受更多的治疗方案。医生表示,她的癌症是由于基因缺陷导致的罕见病例,无论生活状态如何,她都有极大可能会患上这种病。在患病之前,她并未出现明显的症状,这一事实再次凸显了结直肠癌的隐匿性。
什么是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就是病变发生在结肠或者直肠的癌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结直肠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发病率在全世界排名第三,占所有癌症的10%左右,是世界上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并且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也均保持上升趋势。2020年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病死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2位和第5位,其中2020年新发病例55.5万例,病死病例28.6万例。**其中,城市远高于农村,且结肠癌的发病率上升显著,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于中晚期。**这提醒我们一定要重视早期结直肠癌的症状,读懂身体给我们的“暗示”。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出,早期结直肠癌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出现下列症状:**排便习惯改变,排便向来规律突然就变得不规律了,或排便次数增多或者减少;粪便性状改变(变细、血便、黏液便等);腹痛或腹部不适;腹部肿块;肠梗阻相关症状,比如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就像肠道被堵住了,东西都通不过去了,这时候情况就比较严重了;全身症状,如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晚期可以出现腰骶部疼痛、黄疸、腹水等。
这里要注意,大多数人认为,排便习惯改变或粪便性状改变等情况只是吃错了东西。但事实上,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时,就需要警惕结直肠癌了!
同时,很多人都以为便血是结直肠癌的主要信号,但其实出现便血时,大部分的结直肠癌患者已经到中晚期了,排便习惯的改变才是结直肠癌的早期症状,也是临床上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常见症状。所以当出现排便次数改变、大便变干或变稀以及有排不尽的感觉,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时,一定去医院进行筛查排除!
《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2023)》筛查建议如下:
**1.****普通人群筛查:**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5~10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不想接受或没有条件接受结肠镜的人群,需进行风险评估和粪隐血试验进行初步筛查。若初筛阳性,建议进行结肠镜检查,或进一步进行粪便基因检测。
**2.****高危人群筛查:**有1~2个近亲属<60岁时被诊断为结直肠癌或腺瘤即为高危人群,推荐的筛查方法是其从40岁开始或比家族中最早确诊结直肠癌的年龄提前10年开始,每5年进行1次结肠镜检查。
**3.****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族史的人群:**应当从20~25岁开始接受结肠镜检查,每2年1次,直到40岁,然后每年接受1次结肠镜检查。
结肠癌可防可治,通过定期的肠镜检查和镜下治疗,可以预防结肠癌的发生和进展。同时,国外的一些临床经验表明,在医疗资源较为发达的地区,直接应用3~5年1次的结肠镜检查,也可以取得较好的筛查效果。
参考文献: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司,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版)[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23,26(6):505-528.DOI:10.3760/cma.j.cn441530-20230525-00182.
来源: 康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