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虽不起眼,却是人体健康的关键所在,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 人体最大的加油站:人体 99% 的营养依靠肠道吸收,为身体各器官组织的正常运转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
- 人体最大的排污厂:约 80% 的毒素和代谢废物通过肠道排出体外,维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与清洁。
- 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淋巴组织聚集了人体 70% - 80% 的免疫细胞,是抵御外界病菌入侵的重要防线,对维持整体免疫功能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一旦肠道的防线被破坏,身体就容易出现各类健康问题。
二、肠道的 “怕” 与 “伤”
肠道对提升人体免疫力意义重大,但也容易受到伤害,以下 5 个 “武器” 会对其造成不良影响:
-
肠道一怕:进食单一
肠道内有益菌群是其忠诚的守护者,不同菌群对营养需求各异。长期饮食单一,会使菌群数量增长相似,微生物多样性降低,进而影响肠道健康。 -
肠道二怕:吃得 “太脏”
肠道除有益菌群外,还潜藏着致病菌。正常情况下,机会致病菌被压制,但不卫生饮食会引入大量外来病菌,破坏微生态平衡,诱发疾病。 -
肠道三怕:胡乱清肠
肠道菌群的营养消化和代谢产生排便需求,肠道内不可能完全无物。过度追求 “排毒”“排宿便”“清肠”,长期服用泻药,会对肠道菌群造成毁灭性打击。 -
肠道四怕:随意用药
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现象常见,头孢、阿莫西林等抗生素的误用或超量使用,会打破肠道内有益菌和有害菌的平衡,损害肠道的保护屏障。 -
肠道五怕:压力太大
情绪会干扰肠道的正常运转,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会通过影响肠内菌群,对肠道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
三、肠道的呵护方法
为保护肠道健康,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
喝够水
成年人每天饮水量 1500 - 1700 毫升较为合理,易便秘人群可增加至 1500 - 2000 毫升,充足的水分有助于维持肠道正常的消化和排泄功能。 -
多运动
规律的体育运动能缩短肠道传输时间,利于通便。建议每天运动 30 - 60 分钟,每周至少 2 次,可选择散步、跑步、瑜伽等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
重排便
抓住晨起和餐后 2 小时内排便,养成规律排便习惯,有利于肠道健康。对于便秘者,排便时可用食指和拇指掐住手指根部,找到疼点后适当多掐一会儿,严重排便困难者需及时就医。 -
吃 “纤维”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改善排便情况,推荐摄入量为 20 - 35 克 / 天,可多食用粗粮、带皮水果、新鲜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来源: 人民网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