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贺凌剑 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 副主任护师
审核:赵立军 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您是否仔细观察过自家小朋友经常出现鼻塞、流鼻涕?是否注意到孩子睡觉时喜欢张口呼吸、打呼噜?很多家长可能认为,孩子白天玩累了,晚上睡得香才会打呼噜。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No! No! No!
实际上,孩子打呼噜可能是一种生长发育期儿童的常见疾病——腺样体肥大所致。因此,家有“呼噜娃”的家长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这些看似寻常的“小异样”,很可能是孩子腺样体肥大带来的警示信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呼噜娃”和腺样体之间的奇妙联系。
一、什么是腺样体?
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增殖体”,位于鼻咽顶壁和后壁交界处,两侧咽隐窝之间,外观上有点像“橘瓣”状的淋巴组织,是上呼吸道的“空气卫士”,能够帮助过滤细菌和病毒。腺样体在出生后就存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儿童6~7岁时腺样体发育至最大,10岁以后逐渐萎缩,到成人基本消失。
二、腺样体有什么作用?
腺样体是儿童时期重要的免疫器官。当细菌入侵孩子的上呼吸道时,腺样体会与扁桃体等其他免疫器官一同启动防御机制,保护孩子的健康。但如果孩子频繁出现上呼吸道感染,腺样体也会因为反复炎症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肥大,阻塞后鼻孔,影响鼻腔通气功能,导致孩子睡眠张口呼吸、打呼噜。
图1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三、腺样体肥大有哪些表现?
图2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1.鼻部症状:鼻塞为主要症状,并发鼻炎、鼻窦炎可加重鼻塞。由于影响鼻腔通气功能,患儿在说话时带鼻塞性鼻音,睡时发出鼾声、张口呼吸。严重者可出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2.耳部症状:增生肥大的腺样体可压迫咽鼓管咽口,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碍,导致听力减退和耳鸣、耳闷。约50%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是由腺样体肥大导致的。
3.咽、喉及下呼吸道症状:鼻腔分泌物倒流引起咽喉部不舒服,频繁咳嗽、清嗓子、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
4.面部骨骼发育障碍:腺样体肥大会让孩子变丑。导致变丑的主要原因是睡觉打呼噜,长期用口呼吸,气流冲击使硬腭变形、高拱,久而久之,影响面骨发育,出现上颌骨变长、颚骨高拱、牙齿排列不整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面部表情等所谓“腺样体面容”。
5.全身症状:腺样体肥大患儿常因呼吸道阻塞而打鼾,影响夜间睡眠质量。长期如此,白天他们还会出现嗜睡和注意力不集中,这种情况在上课时尤为明显,可直接导致患儿的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下降等。此外,由于夜间睡眠质量差,患儿的生长激素分泌受到影响,会导致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滞后于同龄人。
四、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存在腺样体肥大?
1.外观检查:呈典型的“腺样体面容”。
2.频繁打呼噜:在没有感冒、着凉的情况下,孩子睡觉频繁打呼噜,1周内超过3晚有明显打鼾或憋醒,调整睡姿后也无法改善,并伴有张口呼吸。
怎样判断孩子是否张口呼吸呢?
图3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3.卧位:由于通气原因,睡觉时习惯性被迫采取俯卧位。
4.电子鼻咽镜检查:是目前腺样体检查最常用的方法,在内镜下可以看到鼻咽顶壁和后壁表面有“橘瓣样”淋巴组织堵塞后鼻孔。
5.鼻咽侧位X线检查:通过拍摄X线片可以测量鼻咽气道的阻塞程度,从而判断腺样体肥大的程度。
五、腺样体肥大如何治疗?
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对于轻度腺样体肥大的患者:一般先用药物方法进行保守治疗,同时注意营养,预防感冒,提高机体免疫力,积极治疗原发病。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腺样体将逐渐萎缩,病情可能得到缓解或症状完全消失。
对于重度腺样体肥大的患者:若已经危害到身体健康,则需要及时手术治疗。
呼吁家有“呼噜娃”的家长们,千万不要忽视孩子打呼噜这一看似寻常的现象,要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就医观念!还需注意的是,腺样体肥大并非只限于儿童,成人也可能出现类似症状。因此,无论儿童还是成人,一旦出现此类情况,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以免延误或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希望每位家长都能关注孩子的健康,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同时,家长朋友也应留意自身健康,及时就医,确保身心健康。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