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邱礼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主任医师

很多人都了解中风,但你知道什么是风邪、类中风、小中风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中医常说的“风邪”和中风有什么关系?

风邪有以下特点:

第一,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伤阳位。风邪多半会造成人体头面部、背部,属于阳经的位置受损。

第二,风邪有善行数变的特点,变化非常快,摇摆不定。就像刮风,忽大忽小,树枝也是摇摆不定的,这是风邪的特点。在人体当中怎么对应这个风邪呢?比如出现了一些震颤的症状,比如经常看到有些患者头是摇的,手震颤,一些老年人吃饭、拿筷子手抖,这都是属于风邪的特点。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第三,风为百病之长。在中医六淫里面,风寒暑湿燥火,第一个列的邪气就是风,风邪常常合并有其他的邪气,比如风邪和寒邪合并,造成风寒为患。

在中医的六淫邪气里面,风寒暑湿燥火,风为百病之长,六淫是自然界外界的。

中医更讲究天人相依,天人对应。这个风对应在体内会有一些表现,比如风和人体五脏中的肝是相对应的,人体肝脏出现一些病变的时候,会有头的摇摆不定、手抖,我们叫肝风内动,在人体内也会有这种风邪的征象。

西医上说的脑梗死,就符合风邪的特点,起病比较急,变化比较快,突然间就出现半身麻木,半身不遂,口眼㖞斜;突然就会出现神志不清,神昏,这些都符合风邪善行数变,摇摆不定的特点。

所以中医把这一类的疾病叫做中风,可能跟西医的脑梗死会有一定的对应度。

二、什么是类中风?脑梗死属于类中风吗?

类中风可能和脑梗死的发病基础,乃至病理变化都是相同的,只是影响到颅内的血管可能不一样。

梗塞出现在大脑中动脉所供血区域里面,造成的疾病就是脑梗死。如果在后循环血管缺血,可能出现的症状更像类中风。

其实类中风从病理改变上,和中风应该是归结到一样的,只不过是不符合中风病的特点:第一个,发病急促;第二,出现半身麻木、活动不利,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口眼㖞斜。

而类中风更多地会出现,比如眼睛的偏盲,说明是枕叶供血有影响;比如剧烈头痛、走路不稳,甚至偏盲,只能看见一半东西,说明是小脑供血有影响。还有可能出现眼睛的固定,我们叫目偏不瞬,突然眼球只能直视,不能左视,或不能右视了,这是眼睛的活动障碍。

在发病机制上,类中风跟中风,也就是脑梗死,是一样的,但是又不符合中风病的特点,我们就归纳到类中风里面。

三、什么是小中风?和中风怎么区分?

从临床发病来说,很难去判定是小中风还是中风。

所谓的小中风,只是持续的时间短,持续的时间短是后来回顾才知道的。在发病过程当中,我们不知道多久才能缓解。

小中风发作,往往会导致中风病的提前,但是对于小中风,往往老百姓会忽视。因为小中风持续的时间一般是3-6个小时,有的可能持续更长时间,只要症状在24小时之内缓解,我们都把它归纳到小中风的范畴里面,这个跟西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对等的,是一个概念。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比如觉得手不灵活了,过了3个小时没事了,认为是好了,就把这个事情忽略了。但是恰恰这个忽略,导致后面中风真来了的时候,出现特别严重的后遗症。

所以提醒大家,对于小中风,千万不能忽视,虽然这次症状缓解了,但是不能保证下次还可以缓解。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