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吸引力征服世界

除了水果之外,人类的甜味经历主要来自蔗糖。甘蔗可能起源于新几内亚,在公元前6000年就已经出现,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随着人类的迁徙路线传播到了亚洲,在这里与当地的野生甘蔗杂交之后,衍生出我们今天所知的甘蔗。

在印度次大陆,甘蔗有悠久的种植史,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600年期间问世的《吠陀经》里就多次提及。《吠陀经》里把甘蔗当作甜蜜吸引力的象征,出现在祭祀的仪式上。一开始,人们种植甘蔗主要是为了咀嚼,在东南亚和印度,人们剥掉甘蔗坚硬的外皮,吮吸和咀嚼其多汁的茎。后来开始煮沸甘蔗汁,生产出了固体的糖。古代印度医学著作《妙闻集》中列举了12种蔗糖。公元前6世纪的波斯著作中提到的固体糖,被认为是来自印度河流域,这种糖类似我们今天知道的粗糖:印度红糖。英语糖“sugar”这个词,被认为起源于古代梵文甘蔗“sharkara”。我国先秦时代的“柘”字就是指甘蔗,到了汉代才出现“蔗”字,“柘”和“蔗”的读音可能也是来自梵文“sharkara”。

大约到了公元600~1000年,甘蔗才传播到地中海地区。阿拉伯人在甘蔗的传播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随着他们征服埃及,甘蔗大约在公元640年进入到了埃及。之后,甘蔗随着阿拉伯人的铁骑遍布地中海、叙利亚、塞浦路斯和克里特岛,在公元715年左右进入了西班牙。

早期印度文学中,留下了无数讴歌甘蔗的描述。泰米尔语文学中经常提到,沿着卡佛里河两岸都种植着甘蔗,实际上甘蔗常常是种植在河谷里。印度泰米尔纳邦的卡玛克什女神四只手里分别拿着莲花、甘蔗、驯象刺棒和绞索,其中的甘蔗尤其粗壮,足见甘蔗在印度文明中所具有的甜蜜吸引力。

甜味导致洲际人口大迁徙

在1420年,葡萄牙人把甘蔗带到了马德拉群岛,并且很快传播到加那利群岛、亚速尔群岛和西非。大约在1520年,甘蔗进入了中南美洲,不久进入了英国和法国的美洲殖民地。原产印度适合北印度气候的细甘蔗,不适合在南方和热带地区生长,这些地方更适合粗甘蔗的种植,各种粗甘蔗被带到西印度群岛,经过广泛杂交之后,培育出的甘蔗品种是印度次大陆上甘蔗产量的一倍多。美洲的甘蔗彻底改变了欧洲、特别是英国人的消费和饮食结构。

当亚洲人在品尝糖的甘甜时,欧洲人只能从蜂蜜中体验类似的感觉。直到11世纪,东征的十字军骑士才在叙利亚尝到了糖的甜味。当时,只有在欧洲王室、贵族和高级神职人员的餐桌上才能看到糖,享用高价进口的糖成了一种炫耀财富的方式。在东西方贸易的早期,亚洲的糖不是一般商品,而是“香料”的一种,具有很高的利润。新航路开辟后不久,甘蔗种植园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加。在英属巴巴多斯岛上,这个仅有430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竟有900多个甘蔗种植园。产量的增加导致价格急剧下降,蔗糖才得以进入千家万户。

自17世纪后半叶起,欧洲社会对食糖的消费和生产开始持续增加,欧洲殖民地的食糖生产以及本土国内的食糖消费,数量都不断增加。1640年以后,英国在中美洲加勒比海殖民地巴巴多斯、牙买加等地的甘蔗种植园大量增加,英国人从荷兰人那里学到了种植甘蔗的技术,由非洲引入黑奴种植,不断降低蔗糖售价,逐渐在欧洲市场上取代了原先葡萄牙人在巴西甘蔗种植园生产蔗糖的重要性。

欧洲人对甜味的追求,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不仅是在饮食上,它还直接导致了跨越洲际的人口大迁徙。当欧洲国家在加勒比海地区的殖民地大肆兴建甘蔗种植园时,他们首先想到从非洲运进大量奴隶来进行劳作。结果,加勒比海地区乃至南美地区的人口构成,随着甘蔗种植园的不断增加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可以说,欧洲人的甜与非洲奴隶的苦紧密联系在一起。

最甜的国家:名副其实的“世界糖罐”

要说世界上最甜的国家是哪个,一定非“世界糖罐”莫属,这个国家不仅山清水秀、风光绚丽,而且是世界上人均产糖量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出口糖最多的国家,世界各地的糖很多都来自这里。

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对甘蔗积累水分十分有利,因此这里的甘蔗的糖含量极高,一直以来甘蔗也都是这个国家的经济支柱,制糖业是国家出口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蔗糖的年产值占了GDP的40%。

因为蔗糖,这个国家曾发生过多次“变革”。在上世纪50年代,这个国家经济上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甘蔗,国家虽然不大,但是产糖量十分惊人,1959年这里的产糖量就高达500多万吨,制糖业几乎是这个国家经济的全部。

当时的糖主要销往美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换来工业用品,导致当时国家经济基本被美国控制,后来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这个国家出现大规模失业,从而引发政府变革。

早在1960年这个国家就和中国建立了贸易关系,中国每年从这里进口40万吨的原糖,无数中国人都吃到了来自“世界糖罐”的糖。但是由于制糖技术水平有限,当时的糖度低且杂质多。

说起“世界糖罐”很多人可能还不太熟悉,但是说起雪茄很多人就会恍然大悟,没错,它就是古巴。虽然近几年古巴糖业减产,但产量仍然能达到110万吨的年产量,其中70万吨用于本国消费,可见古巴人民对糖的钟爱。

注意:封面图为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来源: 云南省科协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