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属于性倾向的一种,指对同性产生情感、爱情或性的吸引。同性恋历史悠久,在古代中国、日本、希腊和二战时期的西方都有相关记载。那同性恋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有没有可能是后天因素的影响?


01,同性恋是怎么形成的?


同性恋的成因目前仍有争议,目前研究对于性倾向的成因尚没有定论,但遗传基因、大脑发育、激素分泌、后天环境、生活事件等都有相应研究支持其是性倾向成因的一种。

大众曾将同性恋视为精神疾病,并希望借助“扭转治疗”来改变同性恋者的性倾向。但心理学界证明,这种所谓的“治疗”并不科学,会对同性恋者造成巨大的痛苦和伤害,且外部手段无法改变人的性倾向。


02,有关同性恋的调查研究


2010年,这篇文献对瑞典同性恋做了调查。

Långströme N, Rahman Q, Carlström E, Lichtenstein P (2010).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on same-sex sexual behavior: a populationstudy of twins in Sweden.

Arch Sex Behav

39:75–80.

文献的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

发现:**大部分同性恋是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遗传因素只占了一小部分(女性18-19%,男性34-35%)。本质上,并非所有的同性恋都是跟遗传有关。**也就是说,同性恋的塑造跟环境有巨大关系

而这片文章是调查数据,也就意味着, 人群中有65%-82%以上的同性恋,是后天形成的,跟环境有关。既然环境和后天塑造了同性恋,凭什么不可以推论环境和后天来让同性恋变成非同性恋?

我从未否定过绝对同性恋的存在,就像本文提到的那个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18%的女同性恋,他们就是遗传因素的影响,但其他82%的女同性恋是因为后天塑造。


03,同性恋和环境的关系


同性恋主要是环境因素造成的。至于基因,根据目前科学上的奥卡姆剃刀原则,尚未确认的不应该纳入。虽然很多人都辩称同性恋跟基因有关,但是,很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并未发现同性恋基因。

当然,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同性恋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2010年Långströme等在《性行为文献》上发表研究文章系统的研究了性向问题。他们以瑞典人为研究样本,调查当时全部在20岁到47岁的双生子,问他们的性向,然后分析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的差别,结论是:对于男性而言,对性向的影响34%到39%来自遗传贡献,未见共有的环境贡献,61%到66%为个体特异的环境贡献;对于女性,性向的影响18%到19%来自遗传,16%到17%来自共有的环境,64%到66%来自个体特异的环境。

也就是说,总体上,遗传因素可能占据了18~39%之间。


也许你会说,所有的行为本质上都跟基因有关。好吧,做人嘛,最重要的是开心,选择你想要的答案即可。

来源: 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