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虫创意
在绝大多数人的观念里,胖嘛,肯定是好东西吃太多了,营养过剩导致的,可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我告诉你胖还可能是营养不良导致的,你敢相信吗?
我们通常理解的肥胖指的是摄入的能量大于消耗,从而导致脂肪在体内蓄积,使身体处于亚健康的超体重状态。肥胖的人在饮食上,多偏爱一些高脂肪和高热量的食物,比如蛋糕、油炸食品、肉类等。而且,由于体型原因,肥胖的人一般运动量也相对较小。高输入加低输出,怎么都营养不良和扯不上关系啊?
其实很多人都陷入了一个误区。
提到营养不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大概是饿。没错,摄入不足,也就是说经常挨饿,很容易导致营养不良。除此之外,吸收不良,也就是光吃不吸收,以及过度损耗营养素比如经常加班,消耗过多,饮食又紊乱都会造成营养不良。这种营养不良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皮包骨”。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隐性的营养不良。简单来说就是,如果当一个人长期不能摄取由适当数量、种类或质量的营养素所构成的健康饮食,就会出现营养不良。
什么意思呢?
前面说到,肥胖的人往往喜欢吃高热量食物,而蔬菜、水果、豆制品等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往往摄入过少。这就导致了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这些供能营养物质过多,身体必需的一些微量营养物质过少。这种饮食结构会导致了身体越发“丰腴“,但营养却跟不上,出现看起来很强壮,但实际由于缺乏微量营养素很虚的状况。医学上管这种营养不良叫做“隐性饥饿”。
营养不良会影响身体功能,甚至会加剧肥胖的状态。比如,有研究就表明体内的低钙状态和肥胖有关,当体内钙含量较低时,身体就会减少对脂肪的分解,使更多的脂肪储存起来,而适宜的钙补充就能够降低肥胖的发生。当维生素B2严重不足时,会影响体内脂肪及蛋白质的代谢,从而诱发肥胖的发生。
再比如,再比如,维生素D缺乏也与肥胖密切相关,研究就发现,肥胖人群的血清25羟维生素D含量比正常体重人群低大概20%,而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改善肥胖患者的体脂和脂肪分布,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从而预防肥胖的发生。
说了这么多,我们该如何预防营养不良以及营养过剩或者”隐性饥饿“导致的肥胖呢?
解决方法其实很简单。不管是肥胖,还是营养不良,无非是要么能量摄入相对过剩,要么饮食结构单一。归根结底就是生活方式出了问题。预防肥胖就要从根本上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
所以要解决肥胖问题,首先得先改变生活方式。具体可以参考下面的方案。
一是构建适合地域特点的均衡、全面又合理的饮食模式。啥是饮食模式,这话又该咋理解呢?简单来说,就是要适当增加主食里全谷物的量,建议可以占谷物的一半,还要增加粗粮和薯类的量,粗细搭配。平时蔬菜和水果还要继续多吃,现在的量还不够。蔬菜要多吃深绿色和其他带颜色的,这种蔬菜营养价值更高。水果要多尝试,换品种,尽量少吃高糖水果。具体食材和烹饪方式可以根据当地习惯,没必要千篇一律,但一定要少油、少糖、少盐。肉类最好选择吃鸡鸭鹅,还有鱼类。
二是,要培养和年龄、体重相适应的运动习惯。运动是增加消耗量的关键,不少人胖就是因为动得太少。每周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5~7天,至少隔天运动1次;抗阻运动每周2~3天,隔天1次,每次10~20分钟。简单来说,就是每天要坚持最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就是以微出汗为宜。游泳、快走、汽车、打羽毛球、跳绳都可以,关键是要长期坚持。
三是,保持工作、休息、睡眠的规律作息。过度劳累和熬夜也是诱发肥胖的重要原因,尤其是有些人在熬夜的时候特别想吃东西,而且是高油高糖高热量的食物。
四是,养成定期体检,及时纠正健康问题的习惯。营养不良和肥胖是多种疾病的风险因素,及时纠正问题就能避免健康的进一步恶化。所以,定期体检,发现小问题及时纠正很重要。
总之,肥胖并不仅仅意味着营养过剩,很可能也伴随着营养不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从根本上预防营养不良和肥胖的发生才是王道。
本文为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扶持作品
作者:张宇
审核:张娜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副研究员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来源: 星空计划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