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东海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张卓莉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皮肌炎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病因不明,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皮肤、肌肉和内脏器官受累。
皮肌炎并不常见,发病率较低,通常存在两个发病高峰期:5-15岁儿童和青少年期,以及45-65岁中老年期。此外,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2。
一、皮肌炎的典型皮疹特点
皮肌炎特异性的皮肤表现有以下几种:
1.Gottron丘疹,表现为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伸侧红色或紫红色丘疹,有时覆有鳞屑,常对称分布。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2.Gottron征,皮疹对称性分布于骨性突起的皮肤表面,比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和足跟,表现为对称、融合的红斑或紫红斑,常伴有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和色素沉着或减退。
3.Heliotrope征,表现为眶周皮肤或上眼睑的红色皮疹,双侧对称发生,也可单侧发生,有时伴有眼睑水肿,眼睑水肿可能非常明显。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其他有较高诊断价值的皮肤表现有:
披肩征:发生于上背部的红斑或紫红斑,像披了披肩一样;V字征:颈前和上胸部红斑或紫红斑,一般呈V字型,可出现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或者萎缩;枪套征:发生于股外侧的皮疹,形状和位置类似手枪套。这种皮疹通常表现为红斑或紫红斑;甲皱改变:甲襞粗糙、红斑,甲皱襞毛细血管扩张;头部皮损:头皮红斑、斑块、皮肤萎缩,可覆有鳞屑,常伴非瘢痕性脱发。
少见的皮肤表现有水疱大疱性病变、皮肤坏死、皮肤溃疡、皮肤血管炎、皮肤钙化、“技工手”、鞭笞样红斑、毛囊角化过度、脂膜炎、红皮病等。此外,皮肌炎皮损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二、皮肌炎肌肉受累特点
皮肌炎最常侵犯的肌肉群是四肢近端肌群、肩胛带肌群、颈部和咽喉部肌群,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对称性肌无力,疼痛和压痛,疾病早期受累肌肉可出现肿胀。
当四肢近端肌肉受累时,上肢受影响可能导致举手动作变得困难,例如进行梳头或刷牙等日常活动时手臂难以抬起;而当下肢近端肌肉受累时,则可能会出现下蹲、起立或爬楼梯时的困难。严重者卧床不起,自主运动完全丧失。
颈部肌肉受累,表现为头呈后仰体位,平卧时抬头困难;咽喉部肌肉受累,可造成发声困难、声嘶、鼻音,吃饭时食物容易呛到肺和气管中,表现为吞咽困难。
典型皮肌炎的特点是同时存在皮肤和肌肉症状,皮损与肌炎可同时出现,也可先后发生,但二者严重程度往往不相匹配。无肌病型皮肌炎有皮肌炎的皮肤受累表现,而不涉及或轻度累及肌肉,因此患者通常不会表现出肌无力的症状。
皮肌炎除了皮肤、肌肉受累,也可以影响内脏,最主要累及的脏器是肺部,还有心脏、消化道、肾脏等。
三、皮肌炎的诊断
皮肌炎是一种特发性炎性肌病,诊断标准也是在不断变化中,到目前为止最常用的是1975年Bohan/Peter提出的标准。该标准包括五个诊断条目和三个判定标准
诊断条目包括:
1.肌无力表现:四肢近端肌肉和颈前屈肌对称性肌无力,持续数周到数月,伴或不伴吞咽困难和呼吸肌受累。
2.肌肉活检异常:肌纤维坏死、细胞吞噬、再生、嗜碱变性、核膜变大、核仁明显、筋膜周围结构萎缩、肌纤维大小不一,伴炎性渗出。
3.血清肌酶升高:如肌酸激酶、醛缩酶、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
4.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显示肌电图三联征,包括短小多相运动单位电位;肌纤维颤动,正锐波,和插入激惹;古怪,高频重复放电。
5.皮肤表现:眼睑紫红斑伴眶周水肿;手背红斑、鳞屑,尤其是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膝、肘、内踝、面部、颈部、上半身皮肤受累。
根据这些诊断条目,皮肌炎的判定标准被进一步细化为可疑、拟诊和确诊三个层次。其中,可疑皮肌炎需满足第5条皮肤表现加上另4条中任意1条;拟诊皮肌炎则需满足第5条加上另4条中任意2条;而确诊皮肌炎则需满足第5条加上另4条中任意3条。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