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指南最大的亮点在于重新划分了血压的分类,即血压<120/70mmHg属于‘血压不高’,血压120/70-139/89mmHg属于‘血压升高’,血压≥140/90mmHg属于‘高血压’。”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郭艺芳9月2日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
202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8月30日-9月2日英国伦敦举办。会议期间,由欧洲心脏病学会联合欧洲内分泌学会以及欧洲卒中组织共同制定的《2024欧洲心脏病学会血压升高和高血压管理指南》发布。
本次更新是在《2018年ESC/欧洲高血压学会(ESH)动脉高血压管理指南》基础上进行的,对高血压定义、降压治疗启动时机、降压目标值、高血压管理等均进行了更新。
“本次新指南仍然维持了140/90mmHg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并未像美国那样将其下调至130/80mmHg。因为前者已被广泛接受,并且血压水平并非是否需要治疗的唯一因素。”郭艺芳表示,实际上,下调高血压诊断标准会让更多人被贴上疾病的“标签”,对于制定治疗决策并无太大帮助。在这种情况下,指南新提出“血压升高”这一分类,既能够使更多人得到必要的警示与重视,又不会人为增加太多“病人”数量,所以是一个很智慧的做法。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新指南未再使用“正常血压”这一概念,是因为无法简单地判定何种水平的血压是“正常的”。
来源: 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