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朋友很困惑,为什么一喝牛奶就拉肚子。其实,他们可能是乳糖酶活性降低,导致乳糖不耐受,出现腹痛、腹胀、胀气或腹泻等一系列消化道症状。

乳糖不耐受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家无需过分担心。大多数乳糖不耐受的人,能够单次耐受约 12g(相当于240ml牛奶)的乳糖,特别是在乳糖与其他食物一同摄入时,可能几乎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

那乳糖不耐受的人是否要从此远离乳制品呢?专家们认为,大多数情况下,乳糖不耐受人群无需完全回避乳糖。

建议可以通过控制单次乳制品摄入量,逐步加量

建议乳糖不耐受人群可以从每日饮用牛奶 30—60 ml开始,缓慢增加到每天250ml。由于乳糖的耐受剂量可能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可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确定自己的乳糖限量值。

与其他食物一起食用

在食用乳制品时,与谷物、蔬菜、水果等日常食物一同摄入。这种混合食用的方式可以有效减缓乳糖在肠道内的吸收速度,从而降低不耐受症状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也可选择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选择一定量的益生元/益生菌等食物与乳制品共同食用。

乳糖不耐受人群应避免空腹饮用牛奶或食用奶油,以及控制添加了乳糖的其他食品摄入量,如冷冻食品、糖果、蛋糕和酱汁等。

选择低乳糖乳制品

酸奶和奶酪等经过发酵等特定处理的乳制品,是乳糖不耐受人群的理想选择。市面上也有售卖一些“低乳糖”和“无乳糖”的乳制品。

值得注意的是,乳糖水解后也可能对食用者的血糖产生影响。乳糖不耐受人群如果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病,需关注产品的血糖生成指数。

来源: 医路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