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一生有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当人体进入睡眠状态后,大量的生命活动开始进行,例如免疫系统和大脑功能的调节、能量代谢的维持、代谢产物的清除等[1]。因此,睡得着、睡得好、睡得醒十分重要。失眠障碍是睡眠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2]。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夜生活的丰富,人的睡眠时间也在不断缩短,失眠障碍也变得相当普遍。根据《2018年中国睡眠质量调查报告》,当前我国约84%的成年人曾受睡眠问题或正在受睡眠问题困扰,其中16%的成年人夜间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3]。睡眠是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对人的身心健康、社会功能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因此如何保持好、维护好这人生中的三分之一时光至关重要。
1、失眠障碍的定义
失眠障碍,又名失眠症或睡眠启动与维持障碍,以频繁而持续的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困难进而导致睡眠满意度低为主要临床特征[5]。其主要临床分型为慢性失眠障碍(病程≥3个月)、短期失眠障碍(病程<3个月)和其他失眠障碍[6]。失眠障碍可由多因素综合诱发,当患者发生短期失眠障碍后,常可找到相应的诱发因素,去除诱因后多数患者可恢复正常睡眠,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会转化为慢性失眠障碍。失眠障碍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引起多种精神障碍如酒药滥用、认知功能降低和老年痴呆、抑郁症和焦虑症等,甚至能提高患者的自杀风险[7];此外,失眠障碍还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风、慢性疼痛、感冒、慢性炎症等多种躯体疾病的危险因素[8, 9]。
2、失眠障碍的常见病因:
①急性应激:主要有一过性兴奋、精神紧张、近期居丧、睡眠环境改变、时差反应等;
②药物使用:兴奋类药物均可引起失眠,如咖啡因、茶碱、甲状腺素、可卡因、皮质激素和抗帕金森病药等;某些药物的撤药反应可引起反跳性失眠。
③年龄:失眠障碍的发生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10];
④性别:女性较男性更易患失眠障碍,患病率约为男性的1.41倍,可能与女性有较多特殊生理期相关[11];
⑤精神障碍:亢奋的躁狂患者可少眠甚至不眠,抑郁患者易早醒,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可诱发失眠;
⑥躯体疾病:内科疾病患者失眠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人,此外,失眠症患者罹患内科疾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失眠人群[12]。
3、失眠障碍的药物治疗
失眠障碍的药物治疗应遵循按需、足量、简短治疗原则,首先应从最低有效剂量开始给药,在达到有效剂量后不应轻易调整药物剂量。可采取间断给药的方式,如每周可选择3-5天用药,以建立正常的睡眠节律。当用药超过6个月或病情波动时应对睡眠状态进行全面评价,必要时可调整用药方案。
目前常用的失眠障碍治疗药物主要有:苯二氮类受体激动剂:如唑吡坦、佐匹克隆、扎来普隆、艾司唑仑、劳拉西泮等;褪黑素受体激动剂[13]:雷米替胺;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抗抑郁药:米氮平、氟伏沙明等,适用于同时患有情感障碍、神经症的失眠症患者。一些抗癫痫药(地西泮、苯巴比妥等)、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奥氮平等)也具有镇静催眠作用,仅适用于患有相应疾病的失眠症患者。此外,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如贝鲁索木拉、莱博雷生已在美国和日本上市,可能是失眠障碍治疗药物新的发展方向[14]。
4、失眠障碍的中医药治疗:
按中医辨证论治,失眠障碍主要病位在心、脑与脏腑,主要诱因为心神被扰、脑神失养、神不守舍。失眠障碍的的病性有虚实,虚证多为阴血不足、心失所养,可选用人参归脾丸、安神定志丸、交泰丸、天王补心丸、柏子养心丸、枣仁安神液等对症补虚治疗;实证多为热盛扰心、扰乱心神,可选用龙胆泻心汤、保和丸、血府逐瘀胶囊、朱砂安神丸等对症泻热治疗。此外,还可选择针灸、艾灸、按摩、刮痧、磁疗等辅助治疗。
5、失眠障碍的综合治疗:
失眠障碍的治疗,不能单纯依靠镇静催眠药物,而是要医患共同努力,密切配合,采用综合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在发生短期失眠障碍时,可采取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等方法,通过增强患者对睡眠和睡眠节律的认知来帮助患者克服焦虑,恢复正常睡眠,降低向慢性失眠障碍的转化率。物理治疗是一种辅助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光治疗法、生物反馈治疗法、重复经颅磁刺激等[15],当单一疗法效果不佳时,可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或物理治疗法联合失眠障碍治疗药物或中成药的综合治疗方案。
综上,睡眠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身心健康、维护社会功能的基础。伴随着社会进步,失眠障碍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如何治疗失眠障碍,维持患者正常睡眠十分重要。目前常用的失眠障碍治疗药物有苯二氮类受体激动剂、褪黑素受体激动剂等,且中医药在失眠障碍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单一疗法效果不佳时,应采用综合治疗方案,保证患者睡得着、睡得好、睡得醒!
参考文献:
[1]刘璇, 张轩, 薛蓉. 睡眠障碍对躯体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 49(06): 652-4.
[2]Sateia MJ.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third edition: highlights and modifications [J]. Chest, 2014, 146(5): 1387-94.
[3]王晓秋, 吴文忠, 刘成勇等. 基于中医体质失眠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 40(03): 304-8.
[4]Morin CM, Benca R. Chronic insomnia [J]. Lancet, 2012, 379(9821): 1129-41.
[5]Abbott SM, Reid KJ, Zee PC. Circadian Rhythm Sleep-Wake Disorders [J]. The Psych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015, 38(4): 805-23.
[6]Francesmonneris A, Pincus H, First M.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V [M].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V, 2013.
[7]Li L, Wu C, Gan Y, et al. Insomnia and the risk of depression: a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J]. BMC psychiatry, 2016, 16(1): 375.
[8]Porto F, Sakamoto YS, Salles C. Association betwee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J]. Arquivos brasileiros de cardiologia, 2017, 108(4): 361-9.
[9]薛蓉, 陈书丽, 张轩. 慢性失眠与躯体疾病的相关临床研究进展 [J]. 医学与哲学(B), 2017, 38(05): 13-7.
[10]Chiu HF, Leung T, Lam LC, et al. Sleep problems in Chinese elderly in Hong Kong [J]. Sleep, 1999, 22(6): 717-26.
[11]Zhang B, Wing YK. Sex differences in insomnia: a meta-analysis [J]. Sleep, 2006, 29(1): 85-93.
[12]顾平,何金彩,刘艳骄等. 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A]. 中国睡眠研究会(Chinese Sleep Research Society)、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睡眠研究会东北睡眠工作委员会首届学术年会暨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睡眠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会议手册[C].中国睡眠研究会(Chinese Sleep Research Society)、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睡眠研究会,2019:10.
[13]Emet M, Ozcan H, Ozel L, et al. A Review of Melatonin, Its Receptors and Drugs [J]. The Eurasian journal of medicine, 2016, 48(2): 135-41.
[14]芮茗, 韩娜. 近代安眠药的研究与开发简史 [J].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21, 31(06): 460-9.
[15]van Maanen A, Meijer AM, van der Heijden KB, et al. The effects of light therapy on sleep problem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Sleep medicine reviews, 2016, 29:52-62.
来源: 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