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李悦,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中国注册营养师

审核:李莉,新疆营养学会理事长,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自治区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自治区卫健委健康科普专家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6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接近20%,预计2030年将达到28%,体重问题困扰着越来越多的孩子和家长。

家长们都知道肥胖会影响孩子的身高,但这仅仅是肥胖导致的众多问题之一。肥胖还会影响骨关节、性征发育、心理健康、慢性病和学业表现等诸多方面。

孩子肥胖,是健康危险警告!作为家长,我们必须要做些什么。

一、快来算算你家孩子是否超重/肥胖?

儿童肥胖是指儿童体内脂肪积累过多,导致体重超过了同龄儿童的正常范围。常用的衡量标准是身体质量指数(BMI),根据儿童的年龄、性别和身高来计算。

第一步:计算孩子的BMI

第二步:代入超重肥胖筛查界值表

例如,13岁男孩身高为1.50米,体重为65公斤,则BMI =65 /(1.50 × 1.50) = 28.89,代入BMI界值表,该男孩BMI>25.2,属于肥胖状态。

二、要先清楚孩子属于哪种类型的肥胖?

儿童肥胖症分为原发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两种类型。

原发性肥胖又称单纯性肥胖,95%的儿童肥胖是单纯性肥胖。单纯性肥胖是排除器质性疾病,由于不健康生活方式导致的,比如饮食不合理、运动不足、视频时间过长、精神压力过大、睡眠过多或不足等因素。

继发性肥胖又称病理性肥胖,在所有肥胖案例中仅占5%。一般是疾病或染色体、基因、内分泌、中枢神经系统等方面出现异常而导致的,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皮质醇增多症、生长激素缺乏症等。

所以,在为孩子减肥之前,首先要到医院进行专科检查,排除继发性肥胖,再进行对症减重。

三、肥胖对孩子到底有多大危害?

肥胖对孩子的影响不仅仅是体型和身高的外在变化,伴随而来的是对大脑发育、骨骼发育、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性征发育、心理行为等产生不良影响。

引发包括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高血压、高尿酸、非酒精性脂肪肝、女童性早熟、男童外生殖器发育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以及哮喘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在内的多种并发症,并导致儿童注意力不集中、自尊心下降、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

并且,儿童时期肥胖会导致人体内脂肪细胞数量增加,导致成年后都不太容易瘦下来。研究发现,88%的胖孩子成年后可能会继续肥胖。

四、家有胖孩子该怎么办?

针对单纯性肥胖的孩子,生活方式干预是首选的一线治疗方式。

孩子需要做到的6件事

1.每天吃好一顿营养丰富的早餐

包括全谷薯类、肉蛋、奶豆、果蔬等其中的三类以上。

2.每天吃够蔬菜和水果

蔬菜(熟)的分量要达到孩子的两个拳头大小以上,水果的量也要有2个拳头大小。

3.放慢进食速度,调整进食顺序

每餐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

进餐时建议先吃蔬菜,然后吃鱼禽肉蛋及豆类,最后吃谷薯类。

4.不喝或限制喝含糖饮料

包括碳酸饮料、运动饮料、乳酸饮料和果汁等。

5.限制每天看视频的时间

鼓励和支持儿童青少年将非学习用途的屏幕时间限制为每天1小时,并减少其他久坐行为,例如打游戏等。

同时,避免进餐时看电视或电子产品。

6.每天要进行至少1个小时的运动

建议每天进行中高强度、全身性有氧运动30-60分钟(如慢跑、滑冰、游泳等),每周≥4天,时长≥150分钟;每周进行3-4次抗阻训练(如引体向上、仰卧起坐、高抬腿运动等),建议隔天进行。

家长需要做的5件事

1.尽量避免把不健康的食物带回家

比如糖果、巧克力、薯片、饼干、糕点、油炸食品等,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的过度摄入,可以将水果、坚果、海苔、低糖奶酪、无糖酸奶等作为零食。

2.全家总动员,整个家庭的饮食、运动习惯要统一调整

减少食用快餐食品,减少在外就餐及外卖。

按量做饭,可少不多,避免购买大份包装食品。

家长多提供户外活动机会,主动参与孩子的运动。

晚上10点以后尽可能不进食。

父母存在肥胖问题,要以身作则,陪伴孩子共同减重。

3. 保证孩子睡眠充足

推荐6-12岁学龄儿童每天有9-12小时、13-18岁青少年有8-10小时的夜间睡眠。

4. 每周监测体重,并记录下来

家中必备的体重秤,最好放在镜子跟前。

每周同一时间晨起空腹排完大小便后称重,并记录到专用本上。

5.如果减肥让孩子感觉很困难或焦虑,需要向专业人士(营养师、心理医生、儿科医生)寻求帮助

专业人士会帮助孩子疏导心理,制定专属的食谱和运动计划。

优选低热量食物

【肉类】比如鸡胸肉、鱼肉、虾、瘦牛羊肉等

【蔬菜】比如黄瓜、西红柿、柿子椒、绿豆芽、芹菜、大白菜、茄子等

【水果】比如苹果、猕猴桃、柚子、西瓜、草莓、甜瓜、芒果、橙子、梨等

【粗粮】比如玉米、紫薯、山药、荞麦、燕麦、糙米、大麦、全麦、黑麦等

希望每个孩子都可以战胜肥胖问题,拥有健康而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Freedman, D. S. et al.,(2018).Tracking and Variability in Childhood Levels of BMI: The Bogalusa Heart Study. Obesity (Silver Spring, Md.), 26(7), 1197–1202.

[2]《中国儿童肥胖的评估、治疗和预防指南》专家组等. "中国儿童肥胖的评估,治疗和预防指南."中国妇幼健康研究32.12(2021):7.

[3]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

来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