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全部
视频
图文
图片
挂图
音频
电子书
活动
科普号
普通用户
科普员
科普号
管理员
登录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客服中心
首页
业务中心
资源中心
素材中心
管理中心
国家应急科普库
资源套餐
数据排行
科普中国网
科普中国资源服务首页
>
图文列表
>
图文详情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出现这6个症状,警惕血管堵塞!
科普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
上传时间:2024-01-08
膳食纤维
血管堵塞
收藏
图文简介:
普通人每天最好喝1.5~2升水,充足的水分能够稀释血液,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
人体的血管会逐渐开始老化
若是不注意养护血管
就可能导致血管内的斑块越来越大
继而导致血管堵塞
当血管被堵塞后
就要提高警惕了
1
脸上出现这3个症状
警惕血管堵塞
(1)嘴唇发紫
身体健康状态下,嘴唇应该是红润、有光泽的,但若是血管发生堵塞后,体内的血流量就会随之下降,此时,血液的黏稠度也会越来越高,这种情况下,嘴部会因为得不到充足的供血而呈现出“青紫色”。
(2)鼻梁与耳垂有褶皱
鼻梁与耳垂部位的褶皱又被称为“冠心沟”,它是血管堵塞的一个重要信号。倘若血液中的脂质垃圾增多,就可能会导致血液的代谢速度变慢,此时,鼻梁或耳垂处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横纹,平时大家一定要注意观察,一旦出现横纹或褶皱,就务必要引起重视。
(3)睡觉时单侧流口水
对于年纪较小的青少年来说,睡觉时流口水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但对于成年人来说,若是突然出现睡觉时单侧流口水的现象,则一定要提高警惕,因为这很有可能是脑血管被堵塞的征兆。在这种情况下,神经中枢的正常功能会受到影响,久而久之,就会使人频繁朝一侧流口水。
2
腿上出现这3个症状
警惕血管堵塞
(1)肿胀疼痛
如果下肢静脉出现堵塞,产生血栓,可能会引起腿部肿胀,严重时会产生酸痛、钝痛。
(2)凹陷性水肿
由于下肢静脉中的血液流通不畅,堵塞容易产生皮下积液,所以如果出现静脉血栓,按压腿部后会出现凹坑或是凹痕。
(3)颜色温度改变
由于动脉血管堵塞后血液不能进行很好的循环,导致有些部分血液不能及时达到,这时皮肤可能会呈现红色、青紫色、蓝色,同时还伴有疼痛、发白等的症状,需尽快到医院就诊。
3
不同部位的血管堵塞
表现症状各不相同
(1)肺部
根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显示,全世界肺栓塞的年度发病率约为1/1000人。肺栓塞又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其实指的就是血管堵塞肺动脉或其他分支,开始只会让人觉得呼吸不畅、咳嗽、胸痛,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治疗,严重的肺动脉干堵塞时,患者可能在1~2小时内死亡,死亡率高达30%。
(2)大脑
当血栓阻塞大脑动脉血流时,脑细胞就会开始缺氧,造成血栓性中风,也称为卒中,容易出现“身不由己”和语言方面的障碍。例如口鼻歪斜、流口水、半边身体麻木无力等症状。如果血栓影响到小脑,还会造成眩晕、走路不稳的症状。多数情况下,脑血栓是由心脏血栓脱落引起的。
(3)心脏
心脏血栓通常会出现在动脉血管中,容易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引发心脏血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动脉粥样硬化,正常的血管壁光滑有弹性,而动脉壁变硬后,内膜就容易形成脂质斑块,进而形成血栓,致使管腔狭窄,管壁损伤。
4
有这4个因素的人
动脉堵塞的风险较高
(1)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容易引起血脂异常,从而可能会增加动脉堵塞风险。
(2)吸烟
吸烟会使一氧化碳损伤血管壁,可能会增加动脉堵塞风险。
(3)忧思过度
忧思过度,思想压力大可以使体内的代谢、循环、内分泌等出现一系列的改变,有可能会增加动脉堵塞风险。
(4)年龄增长
老年人血管自然老化,血液凝固性增强,可能会增加动脉堵塞风险。
5
血管不想被堵塞
做好这4件事
(1)饮食忌“三高”:高糖、高盐、高脂
少吃肥肉、动物内脏和加工肉类等,少喝奶茶和甜味饮料。
注意饮食要清淡,多吃优质蛋白,例如豆类、鱼虾、禽肉,每天要吃够适量蔬菜、水果,补充膳食纤维和维生素。
(2)多补充水分
普通人每天最好喝1.5~2升水,充足的水分能够稀释血液,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
(3)减少久坐,规律运动
长时间久坐后会减缓血液流通速度,建议每隔1小时,起来活动活动,尤其是要活动腿部,经常久坐超过6小时的人,则要高度警惕静脉血栓形成。
(4)避免穿紧身衣物
裤子不要穿得过紧,容易影响血液循环。如果长期久坐久站,为了预防静脉曲张及血栓,可以穿弹力袜。
来源:CCTV生活圈
来源: CCTV生活圈
科普中国系列品牌网站
新华网科普中国频道
人民网科普中国频道
学习强国科普中国频道
科普中国要闻解读
科普中国直播系列
入驻科普号
心理服务科普基地建设
把科学带回家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蝌蚪五线谱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
中国宇航学会
蒲公英医学情报总局
消防先生
老爸评测
阮光锋营养师
植物人史军
中国兵工学会
饮食参考
混知
合作机构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国家岩矿化石标本资源共享平台
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
中国数字科技馆
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
中国气象频道
深圳科博会
中国联通沃家电视
中国家电网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基因农业网
CNTV-未来电视
CIBN
更多
联系我们
电话/TEL
4006790966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贤纳士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423号 京ICP备16016202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