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是哮喘比较容易发病的时节,慢性持续期及急性发作期均需要科学就医,尤其是重症哮喘,必要时还需要进入ICU监护治疗。所以,科学预防显得尤为重要,今天我们就结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年版)》[1],谈谈如何从起居、饮食上科学预防,精准治疗。

哮喘的表现?

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可逆性气流受限,同时患者可能会经历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胸闷和气急等症状。根据2020年版本的指南,随着病程的延长,哮喘可能导致气道结构的改变,使其成为一种异质性疾病。指南将哮喘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控制期。

**哪些高危因素特别要留意?**多项研究表明,哮喘的发病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遗传、环境、精神、感染和过敏原等多个方面[2]。 1.遗传因素是哮喘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患有哮喘,子女患病的可能性较高。

2.持续接触过敏原。长期接触粉尘、污染物或吸入过敏原(如动物皮毛、花粉等)可能会刺激呼吸道黏膜,从而引发哮喘。易过敏体质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过敏原(如动物皮毛、花粉等)可能会导致呼吸道黏膜出现过敏反应,从而诱发哮喘。

3.伴有鼻窦炎、胃食管反流及抑郁和焦虑等并发症。精神因素也可能导致哮喘发作,长期处于精神过度紧张的状态下,大脑皮层功能可能紊乱,导致支气管痉挛。

4.感染因素也是哮喘发作的一个可能原因,细菌、病毒等感染可能引发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进而导致哮喘发作。

5.未按照医嘱规范用药。

6.既往1年中出现过哮喘急性发作。

一旦发生哮喘,如何科学应对呢?

对于患有哮喘的患者,建议及时就诊于正规医院的呼吸内科,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使用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布地奈德气雾剂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关注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避免诱发哮喘

1.保持空气流通:每日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尤其是刚装修后的房屋,必须对化学物质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入住,亦可使用空气净化器,帮助降低室内异味。

2.保持环境整洁:定期做好清洁打扫工作,保持室内环境的干净、清洁,减少扬尘。特别是地毯、靠垫、空调过滤网等。床上用品要及时清洗更换,避免滋生螨虫。家中尽量不养宠物,尤其是猫、狗等毛发较多的宠物,其毛发中往往寄生螨虫或霉菌等,容易诱发哮喘。

3.远离刺激性气体:避免使用气味非常浓烈的油漆、清洁剂、香水、香料、洗发水等,选择无刺激性气味的清洁产品和个人护理产品,尤其是要避免接触烟味,减少对于呼吸道的刺激,因为吸烟和二手烟都会加重哮喘症状,所以要远离吸烟者和吸烟场所。

4.避免过敏原:尽量避免接触自己过敏的物质,如花粉、灰尘、宠物毛发等;有些食物的气味可能会刺激气道,引发哮喘发作。根据个人情况,避免食用可能引发过敏的食物,如辛辣食物、海鲜、花生等;有些人可能对某些药物过敏,导致哮喘发作。在使用药物之前,应咨询医生并告知自己的过敏史。

5.注意自我防护:如果工作环境中存在刺激性气味,如化学品、粉尘等,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或使用空气过滤设备。

6.冬病夏治:中医认为哮喘是肺脾肾虚所致,缓解期多以正虚为主,故而依托于“冬病夏治”理论的三伏灸成为哮喘缓解期治疗的有效手段。

7.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减少呼吸道疾病发生从而诱发哮喘。

8.适量规律锻炼身体,增加机体抵抗力,增强心肺功能。

9.定期检查身体,遵医嘱按时用药[3]。

食疗防治,科学养生

1.根据个人情况,避免食用可能引发过敏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花生、海鲜等。过敏体质的者尽量避免虾、蟹、牛肉、黄鱼、带鱼等易引起发病的食品。某些食物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导致哮喘加重。

2. 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维生素C和E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少气道炎症。多食用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坚果等富含这两种维生素的食物。

3. 控制饮食中的盐分摄入:高盐饮食可能导致气道炎症加重,应尽量减少食物中的盐分摄入,减少使用较咸的食物。

4.忌烟、忌酒。

5.食疗推荐:梨汁蜜糖、白萝卜蜂蜜汁、杏仁炖雪梨等。

6. 均衡饮食:避免或少吃生冷、辛辣、油腻、刺激性食品。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适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7. 科学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强肺功能,改善呼吸道疾病。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等,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和过度呼吸。

8. 定期检查和治疗:定期就诊,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使用药物,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调整。

结语

目前,我国哮喘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哮喘成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疾病,重度哮喘甚至会危及生命。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科学应对方法,能有效控制病情且降低哮喘急性发作的可能性。以上关于哮喘的科普小知识,希望可以有助于大家科学预防,健康生活。作者:c(上海市同仁医院)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0,43(12):1023-1048.

[2]轻度支气管哮喘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3,46(9):44-60.

[3]Levy ML, Bacharier LB, Bateman E, et al. Key recommendations for primary care from the 2022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 update. NPJ Prim Care Respir Med. 2023;33(1):7. Published 2023 Feb 8. doi:10.1038/s41533-023-00330-1

第一作者简介

乐美妮,硕士研究生,主管护师,从事围手术期危重症护理工作十余年,上海市同仁医院重症片区科护士长。2021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九龙护理奖;长宁区科普讲解大赛优胜奖;获2022年度中国科协、中华医学会“科普中国医疗健康”优秀作品等荣誉。

来源: 科普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