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第三届中国老年健康知识大赛学健康知识的科普效果,主办方向各医院征集了各类适合老年人学习的健康科普文章,我们将通过“健康大讲堂”栏目陆续分享。今天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心血管内科 陈思远医生为我们带来“写给老年人的三句话”,欢迎老年朋友们学习。

心内科面对的患者大多都是老年人,近30年的从医经历,有些话特别想和老年人说一说。一.接受自己的年龄和衰老:时间就像一台永动机,永远只能向前不能倒退,进入了老年期,身体上会逐渐出现一些变化:头发会由黝黑浓密慢慢的变成花白稀疏;皮肤松弛,面部出现皱纹;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力量减退;心肺功能下降,活动耐力减低;思维活动变得缓慢,短时记忆变差,睡眠质量下降……这些改变都是肉眼可见或者能够容易被感知的,但是在年龄增长的同时身体内部也会出现“皱纹、白发”一般的衰老性变化:心脏弹性变差,超声检查会告诉你出现了舒张功能减退,瓣膜钙化、反流;动脉不再光滑柔韧而出现了大小不一的斑块,动脉弹性减弱后高压越来越高,而低压越来越低,脉压差越来越大……这些都是我们心内科医生临床常常见到的心血管系统的改变。还有其他一些器官系统退化的表现:糖脂尿酸等等代谢出现异常;胃肠功能减退,容易便秘、消化不良;脑萎缩;情绪波动大,失眠、焦虑抑郁发生率增高等。

衰老是人生自然的生理过程,不可逆转。中国有句古语叫做“好汉不提当年勇”,老年人应该学会接受自己的年龄,正确的认识并面对衰老。当衰老和疾病无法区分的时候可以求助于专科医生,判断身体上的改变是否需要治疗,尽量避免过度检查过度治疗。二.接受和正确面对自己的疾病:在门诊经常会听到患者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会得病?”。病人的情绪往往都是不能接受疾病存在的事实,更不能接受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老年人由于全身的功能减退,免疫力下降,代谢的改变,机体会出现相应的疾病,常见的例如冠心病、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糖尿病、骨关节病、前列腺疾病、甚至于各种肿瘤。大多数老年人的疾病都是慢性病,目前的医疗进展仍不能彻底治愈。否认疾病的存在并不能帮助老年人战胜疾病,反而会导致或加重抑郁焦虑的情绪,影响疾病的治疗。

三.学会与疾病共存:心血管的很多疾病的治疗不仅仅要依赖医生,病人和家属的共同努力同样重要。以高血压举例,医生能做到的是根据患者的化验检查合并症等选择合适的药物,但是血压的控制不仅仅是药物的力量,患者自身生活方式的改变——减少摄盐量、增加有氧运动、家庭规律的血压监测并且记录,都是良好治疗效果的基础。疾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待疾病的错误态度,对疾病视若无物假装不存在不可取,把疾病视若洪水猛兽天天惶恐不安同样不可取。既然疾病已经到来不可避免,而且不能完全治愈,那么学会正视自己的疾病,学会与疾病共存,与医生配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合理膳食,规律性户外运动,远离烟酒,保持心情愉悦,保证充足睡眠让疾病不再过多的打扰自己的生活,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都来做一个健康的老年人!作者简介:

陈思远,北京博爱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自1995年毕业从医近30年,多年来从事心内科临床工作,攻读研究生期间参与多项冠心病、高血压的国际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各种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脏康复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对心血管危重症的救治及双心医学有丰富的经验。

来源: 科普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