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也被称为经行腹痛,是指在女性月经期间或前后出现的下腹疼痛、坠胀,其他症状包括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腹泻、腰腿痛等不适,是常见的妇科问题。根据有无器质性原因,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病因不明,多发生于月经初潮的几年内,不伴盆腔器质性疾病,即功能性痛经;继发性痛经有明确病因,因盆腔器质性疾病导致的经期腹痛,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感染、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宫腔粘连、宫颈狭窄、子宫畸形、盆腔充血综合征、阴道横隔等。2017版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协会制定的《原发性痛经指南》指出,接近70%经历痛经或者慢性盆腔痛的女性患者在腹腔镜检查中发现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其次为子宫腺肌病。

痛经通常在月经开始时出现,持续1~2 d,随后逐渐缓解。

中医学根据女性疼痛体感的差异,将痛经分为不同类型,临床医生应严格区分。如:**胀痛,**体感为胀而且痛,属气滞,但头部胀痛或目胀而痛为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刺痛,**体感为痛如针刺,属瘀血;**窜痛,**则疼痛部位游走不定,属气滞、风证;**冷痛,**体感为痛有冷感而喜暖,属阳气不足或寒邪阻络;**灼痛,**体感为痛有灼热感而喜凉,属湿热蕴结,或火邪窜络;**绞痛,**体感为痛势剧烈如刀绞,属有形实邪阻闭气机;**隐痛,**体感为疼痛不剧烈,绵绵不休,属虚证;**重痛,**体感为痛有沉重感,属湿证,但头部重痛为肝阳上亢;**酸痛,**痛而有酸软感觉,属湿证,唯腰膝酸痛,多属肾虚。

总的来说,痛经可分为:**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瘀阻、气血虚弱和肝肾亏虚五种证型,**不同证型的症状及用药不同。

1 气滞血瘀型

表现: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或排出不畅,经色紫暗有块,血块排出则疼痛减轻,胸胁、乳房作胀,舌质紫暗,舌边或有瘀点,脉沉弦。

治法:行气化瘀止痛。

中成药可选用:血府逐瘀丸、益母颗粒、妇科调经片等。

2 寒凝血瘀型

表现:经前数日或经期下腹冷痛,甚或四肢厥冷,喜温拒按,得热痛减;月经量少,色黯,有血块;苔白腻,脉沉紧。

治法:温宫散寒,祛瘀止痛。

中成药可选用:少腹逐瘀丸、暖宫七味丸、艾附暖宫丸、妇科再造丸等。

3 湿热瘀阻型

表现:经前、经期少腹胀痛,经量多,色红,质稠或有块,平日带下色黄或有秽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中成药可选用:花红片、康妇炎胶囊、妇炎康复胶囊等。

4 气血虚弱型

表现:经期或月经干净后小腹隐痛,喜揉按,月经色淡量少,质稀,伴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虚细。

治法:益气养血,调经止痛。

中成药可选用:有八珍益母丸、调经止痛片、乌鸡白凤丸等。

5 肝肾亏虚型

表现:经期或经后1~2 d小腹隐痛、腰酸,经血量少而质薄,经色暗淡,或有头晕耳鸣,小腹空坠怕凉,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养肝益肾,缓急止痛。

中成药可选用:鹿胎膏、壮腰补肾丸、无比山药丸等。

中医药治疗痛经有一定优势和良好的治疗效果。痛经实证多而虚证少,也有虚实夹杂者。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治标即止痛,应于经前7 d用药,对月经延期者可在基础体温上升7 d时开始服药,“迎而止之”。

要在辨证选方的基础上加用止痛之品,如延胡索、川棟子、蒲黄、五灵脂、没药、九香虫、血竭等。经后则根据素体之虚实寒热,求因治本。坚持3个月经周期以上,以巩固疗效,多可治愈。

对于合并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继发性痛经患者,重在治疗原发病。对青春期痛经患者,需心理疏导,解释月经生理,认知治疗和放松疗法均有助于减轻焦虑、抑郁及痛经的程度。此外,注重经期、产后保健,经前和经期忌生冷,慎起居,勿游泳、涉水,避免受寒,均有利于减缓疼痛。

一般而言,原发性痛经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常能痊愈。继发性痛经的病情复杂,病程缠绵,难获速效,但经辨证施治,也可控制病灶,减轻疼痛,取得较好的疗效。

来源: 康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