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第三届中国老年健康知识大赛学健康知识的科普效果,主办方向各医院征集了各类适合老年人学习的健康科普文章,我们将通过”健康大讲堂“栏目陆续分享。今天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杰、陈小兵带来关于疼痛的相关科普文章,欢迎老年朋友们学习。

医学上把人类能感受到的疼痛感分为12级,等级越高,疼痛越剧烈,1级是不引人注意的疼,如蚊虫叮咬,2级是刚刚有疼痛的感觉,如打麻药后动手术......而12级是最剧烈的疼痛,如母亲分娩时的疼。因疼痛给人造成的多方面损害,世界卫生组织将疼痛列为继血压、呼吸、脉搏、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

自2004年开始,每年的10月11日被定为“世界镇痛日”。人口老龄化是中国21世纪不可逆转的基本国情,而老年人也更容易发生疼痛。老年患者对于疼痛理解存在很多误区,看看拆“雷”高手——老年健康助推官有话说~~

第一个雷区:疼痛不是病,能忍就忍

疼痛不是你想忍,想忍就能忍

请问大家还曾记得自己是在多大的时候感觉到疼痛的,那是种怎样的体验呢?相信大家记忆犹新,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是人体组织器官受到损伤时的保护信号,可以帮助我们躲避危险。一些慢性疼痛老年患者,并不把它当回事,能忍则忍,“小不忍则乱大谋”,这种观念大错特错,忍耐是很不明智的选择。殊不知疼痛对人的身心具有双重损害,诱发器官功能紊乱,各种并发症也会接踵而来,小病忍到大病,不但生活质量降低,寿命也大打折扣。

第二个雷区:无论怎样,先止疼再说

疼痛没有评估,就没有治疗方案

中医讲究“标本兼治”,而无论怎样,先止痛再说,是治标不治本。老话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只是单纯控制疼痛症状,究其病因并非疼痛所在部位,所以盲目控制症状,可能会掩盖病情,从而贻误诊断,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和方法,尤其是腹部疼痛,如阑尾炎,会继发阑尾坏死和穿孔,所以解热镇痛抗炎药通常用于止痛时疗程不宜超过5天。

以上两个雷区一个是治疗不足,拒绝用止痛药;另一个是治疗过度,滥用止疼药。常见的止痛药包括非甾体解热镇痛抗炎药(NSAIDS)+麻醉性镇痛药(吗啡类)+辅助性镇痛药,因疼痛类型不同,止疼药的选择也应“因人而异,因病制宜”。

如何科学止痛,下面跟着老年健康助推官走,健康哪都有~~

安乃近曾经是从小吃到大的全国畅销“退烧神药”,当然也有止痛作用,此外,去痛片也可有效治疗疼痛,是上了岁数人群家中小药箱常备药品,便宜又好用,遇见头痛、牙疼、关节痛、肌肉痛,管它三七二十一,先来一片止痛药再说,老话说“牙痛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这种疼痛体验没有之一,安乃近不良反应大的可怕,其中造成粒细胞缺乏发生率不低——“百里挑一”(1%),严重不良反应可致死,已在30多个国家被禁用或限用,我国并没有明令禁止,温馨提示能不用则不用,必须用时避免单次用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等不合理应用的情况。

★ 私自加量

吃了止疼药后,感觉效果不好,很多老年人不按医嘱和药品说明书服药,就擅自加量,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势必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要知道无效可能是根本不对症,即使加再大的剂量也无济于事,只能会增加用药风险,也可能是剂量不够,但也应该在专业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加量使用才可以。

★ 药酒同用

有些老年人有饮酒习惯,吃了止疼药后喝酒,还有的人喝酒以后头痛,就服用止痛药来缓解,但要知道止疼药和酒都会对胃粘膜造成损伤,同服可能会导致胃溃疡、出血,严重甚至穿孔,特别对于胃肠功能虚弱的老年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切莫一失足成千古恨!

★ 重复用药

一种非甾体解热镇痛药抗炎药(NSAIDS),加用另一种NSAIDs,认为1+1>2,作用叠加,这无异于增加使用药物剂量,疗效不但不增加,反而不良反应会累加,老年人常常多病共存,多重用药现象普遍,对于合并脏器功能损害以及多合并症和并发症的老年人而言,切忌重复用药 危害大。

WHO已经明确提出“急性疼痛是症状,慢性疼痛是疾病”,癌痛患者或者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常常在病房看到患者疼的撕心裂肺、痛不欲生、肝肠寸断,此时止疼药不是“毒药”,不应“谈麻色变”,它是改善生活质量,维护生命尊严的良药。虽说,止疼药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止疼药是万万不能的。学健康知识,做健康老人,疼,就大声说出来,愿大家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天下无病,人间无痛!

第一作者简介:

王杰,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临床药师;陈小兵,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专科临床药师。

王杰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处方点评、临床查房、药学查房、用药教育、药物重整、药物咨询等工作,她热爱本职工作,协助临床医生共同为患者制定安全、有效、经济、适宜的药物治疗方案,科普新药相关知识,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用药需求,及时识别临床患者用药风险,发现药物治疗相关问题,指导患者正确服用所需药物,帮助整理所服用药物使用注意事项,教育患者生活方式指导同药物治疗相结合,热心解答患者药物咨询问题,为患者合理用药安全保驾护航!

来源: 科普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