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常见的衰老性疾病,但是在疾病早期容易被忽视,多数在发生严重合并症时才被发现。在国内、外的新闻报道中,众多知名人士也都罹患骨质疏松并遭遇骨质疏松骨折,例如“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希拉里克林顿,拜登总统等。

这些名人的生活条件优渥、医疗保障良好,仍然无法完全避免骨质疏松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向中老年人进行骨质疏松的科普宣传非常有必要。我们通过这项工作,介绍骨质疏松的疾病特征,并且对它的发病机制有所了解,能够帮助我们的中老年人群更早地发现、预防和有效治疗骨质疏松,减少骨折并发症发生。

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疾病定义中,骨质疏松是指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最终导致易于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根据IOF组织的统计,全球范围内,每3分钟就有1例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因此,所有原发性的病因,例如衰老、绝经后激素水平紊乱等,或者继发性的病因,例如甲状旁腺疾病、肾脏疾病等,导致了骨量下降,并且增加了骨折发生风险,都是骨质疏松疾病的范畴。早在1996年,美国医学界统计发现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数已经超过了心血管疾病、脑卒中和乳腺癌。而在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区域医疗条件分布差异、女性高患病率等特点,使老年人骨质疏松的防治形势严峻。据统计,我国65岁以上骨质疏松女性发病率高达51.8%

《骨质疏松症中国白皮书2010》的数据显示,2006年50岁以上人口发生髋部骨质疏松骨折已经超过60万,而预计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超过500万。由此,中华医学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等部门提出了“关注全生命周期骨骼健康”的号召,全面、系统地防治骨质疏松、降低骨折风险。骨质疏松是长期慢性代谢性疾病,是骨吸收和骨形成稳态失衡的结果。在人体内,成骨细胞负责骨形成,而破骨细胞掌控骨吸收,二者同骨量这一蓄水池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一般,维持整体骨量的稳定。一旦骨吸收超过了骨形成,也就是出水量超过了进水量,则使骨量逐步降低,骨微结构随之出现破坏。正常的骨骼组织存在丰富、坚固的骨小梁,正如房屋结构的梁和柱,能够承受应力、维持稳定。当骨量下降时,骨小梁被破坏,这些梁和柱变细、变脆,骨骼中空隙增大,骨骼难以承受应力、易于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具备多种临床表现,初期时极难被发现,因而称为“寂静疾病”。随着疾病进展,骨痛、畸形、骨折也随之发生。很多老年人出现腰背疼痛、身高缩短、驼背等,实际上都是骨质疏松所造成。最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骨折的部位,如脊柱压缩性骨折、腕部骨折以及髋部骨折等。这些骨折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同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活动能力,甚至无法坐起,造成老年人长期卧床相关的并发症发生,如坠积性肺炎、褥疮、静脉血栓等。其中,髋部骨折在发生一年内死亡率超过30%,正是由于上述并发症的多发,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因此,骨质疏松防治的最重要的目标是减少骨折的发生风险。

如何早期筛查骨质疏松,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一是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IOF)骨质疏松症风险1分钟测试题,要有一个问题回答为 “是”,即提示存在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提醒生活中需要引起重视。此外,有糖尿病、甲亢或在用激素治疗、有脆性骨折家属史、身材过于瘦弱的人、绝经后女性、老年人等,都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另一个是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OSTA指数=(体重kg-年龄)x0.2,OSTA指数-1至-4之间为中风险,而OSTA指数小于-4即为高风险。初筛后中高风险人群,都应该尽快接受骨密度检测,这是骨质疏松诊断的重要依据。双能X 线吸收法(DXA)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骨密度检查方法,参照WHO 推荐的诊断标准,DXA 测定骨密度值低于同性别、同种族健康成人的骨峰值不足1 个标准偏差属正常(T 值≥-1.0个标准偏差);降低1~2.5 个标准偏差之间为骨量低下,降低超过-2.5个标准偏差则可诊断为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治疗分为基础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三个部分,基础治疗强调调整生活方式,包括加强营养,均衡膳食;充足日照,规律运动;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茶、碳酸饮料;尽量避免或少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苯妥英钠等抗癫痫药物以及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治疗的基础是钙剂和维生素D,普通成年人每天钙的推荐摄入量是800mg,而我们大部分国人可能无法达到这个量;50岁以上人群,钙摄入量需每日1000~1200mg,尽可能通过饮食补充,饮食不足时,可考虑钙补充剂。而维生素D能够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使摄入的钙能够进入血液循环而被骨骼吸收。药物治疗的进阶则是抑制骨吸收药物:雌激素、二膦酸盐类(唑来膦酸,阿仑膦酸)、降钙素、狄诺塞麦;以及促进骨形成药物:甲状旁腺激素等。这些需要内分泌科、骨科,甚至专门的骨质疏松科根据情况开具使用。而康复治疗,是针对骨质疏松患者或者已经出现骨质疏松骨折康复期的患者,个体化的康复方案,包括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康复工程等。这些治疗能够促进骨松患者尽早恢复活动能力、回归日常生活。老龄化社会是未来几十年的人口特征的既定形势,骨质疏松这类衰老性疾病亟需被关注。作为“寂静杀手”,骨质疏松起病不典型、不突出,但却逐渐削弱老年人的活动能力、造成骨折、残疾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正确认识骨质疏松疾病的发生、发展,掌握它可防、可治的“命门”,能够为为中老年人提供骨骼健康的保障。

推荐专家

许逸洋,主治医师,关节外科博士,从事微创髋、膝关节置换及运动医学,致力于骨与软骨退变及修复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担任福建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专委会委员。主持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卫健委科技计划项目等研究3项。近3年来,十余篇研究成果在Experimental & Molecular Medicine、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Cell Death Discovery、中华医学杂志及组织工程修复与重建等期刊发表。获第九届金手奖骨科病例评比大赛南部赛区第3名等。获得中国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4项。

来源: 科普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